[发明专利]一种紫苏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0837.0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8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佰果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84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苏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苏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紫苏系紫苏科植物,在我国种类多,分布广。紫苏的用途很广,其根可供药用,有清热凉血、化斑解毒功效,而且是提取天然红色 素的最佳原料。用紫苏根提取的红色素主要化学成份是乙酰紫苏素,水解后生成紫苏醌,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 紫色,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食品、饮料及化妆品着色剂。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使用本品,很是适宜;或无表症而有气滞不畅症状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陈皮则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则解郁宽胸,但管理比较费工,不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多年生野生紫苏变为一年生种植的人工栽培方法,从而适宜大面积种植。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采收当年种子,将种子经水洗、漂洗、浸种后,进行低温冬藏,于春季播种,经田间管理,保持床面无杂草,于苗高20—25厘 米或8—10片叶时追肥,于七月中旬二次追肥,于秋季开始采收种子即可。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种子经低温冬藏后,除有利于种胚的后熟过程外,更有利于冻裂其坚硬的外壳,从而为春季出芽创造条件。
水选漂洗过程有利于清除瘪粒,从而获得饱满种子。
本发明所采用的浸种条件系将种子于10—45℃浸泡0.2—18小时。
本发明低温贮藏过程可将种子单独贮藏,但最好将种子与细砂混合拌匀后于零下贮藏,所选择的种子与细砂的重量比为1∶2— 5。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从而解决了将多年野生紫苏 变为一年生的种植问题,可采用大田播种,省工、省力,每亩只需 1.75公斤种子,即可获亩产80—100公斤的种子及125 —140公斤的根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
采收当年种子,将种子经水选漂洗后,除去瘪粒,于10— 45℃水中浸种0.2—18小时,然后以一重量份种子拌二重量份细砂,拌好后装入经编袋内,平放于室外,于零下冬藏,上面用采稞覆盖(严禁谷草覆盖),直至异年春季播种开始将种子取出,于春季(四月五日—四月十五日),即清明至谷雨其间,将种子取出进行播种。
播种:土地耕翻前以一市亩五十斤二氨或二千斤农家肥均撒在 地面上,然后耕翻土地将底肥拌在土壤里作床,同时为防止地下害 虫,将农药撒入土壤中(甲霜磷每市亩2公斤),床高25—30 厘米,宽120厘米(长度不限)。床面正平,横开沟,行距18 —20厘米,沟宽6厘米,踩好底隔子,然后撒种,每行以60— 80粒种子为宜,种子均匀撒入沟内,上伏土2—3厘米即可,为求得保墒床面用木磙压1—2次即可。
管理:播种后约35—45天出苗,为防地上害虫出苗前后喷 洒乐果乳油(按说明配液)或撒施甲霜磷(每市亩2公斤),除草 三次,保持床面无杂草,苗齐苗壮。
苗高20—25厘米时,或8—10片叶,即将见花时开始追 第一次肥,每市亩以20—30斤尿素,在行距间开始均匀将化肥 撒入土壤中,然后覆土。
第二次追肥,主要是为获得种于丰收在七月中旬喷洒磷酸二氢 钾一次以800—1200倍稀释液为宜。其后再喷洒1—3次喷 施宝,其目的是确保植株健壮生长,取得好的收成。
采收:种子——九月上中旬开始采收种子,在结子部位将枝条剪下(即离地面高15厘米左右),随采随脱粒,脱粒后将种子晒干再用清水漂洗,将杂质、泥土、瘪粒漂洗除去,再将成熟、饱满 的种子晒干收贮,种子收贮时切忌与化肥、农药存放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佰果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佰果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08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叶腺柳育苗袋扦插快繁技术
- 下一篇:一种板蓝根种子的繁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