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0679.9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8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佰果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84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栽培 猴头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特别是一种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属高级营养品,但过去只能野生,产量很少,且采集困难,所以市场上很少见。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美国、法国等就开始寻求人工栽培方法,但进展缓慢。且因需外接营养、移走营养、滤水、干燥等繁琐复杂栽培环节而只能用瓶、罐等小容器栽培,无法实现大规模商品化栽培,不能形成商品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筛选出适宜栽培猴头菇的价廉且易得的培养基原料,摸索出一套简便易行的商品化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本发明研究出了一种培养基原料廉价易得,栽培管理简便易行的商品化栽培方法。其作法是:用90~95%(重量%,下同)的植物有机物和5~10%的土作成培养基;将培养基装入栽培容器或铺在栽培场地上,厚度5~7cm,播上菌种,覆上4~7cm厚的细土,最后盖上一层作物秸杆或植物叶,并盖一层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保持培养料含水量50~60%,空气相对湿度70~95%至出菌收获。
本方法所用培养基中的植物有机物,可以是经破碎的农作物藤杆、 木屑、米糠、麦麸、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中的一种或数种,若用数种则配合比例不拘;根据条件培养基原料可以采用生、熟料进行栽培;培养基中也可加入0~2%的石灰、0~2%的石膏、0~3%的过磷酸钙等。本办法中所用的栽培容器,是指瓶、罐、箱、地坑等;本办法中所用的栽培场地,是指床架、空地、草坪等;本办法所用的播种方式,既可以是一层培养基播一层菌种,又可以是三层培养基中间夹两层菌种,还可以是培养基与菌种混合;栽培猴头菇的温度范围为-20℃-22℃。
本方法所用培养基中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农作物收获、加工后的副产物,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栽培管理上,美国专利申请的方法需要在营养丰富的培养料中培养菌丝体,又要接种到营养贫乏的基质中去,且要经过滤水、干燥等处理过程,只能用作瓶、罐等小容器栽培,无法实现床架栽培,更无法在野外空地、草坪、地坑、树荫等处栽培,所以没有商品化栽培价值;而本方法只需培养料拌合作成培养基后接种,注意保持一定水份及空气湿度即可,适宜作大面积栽培,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按照本栽培方法,每m2栽培面积可获猴头菇干品250克左右。
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取石膏2份(重量份,下同)、石灰0.5份、过磷酸钙1份、土10份、木屑86.5份,加适量水作成培养基,使培养基含水量约65%;将菌种均匀地拌入培养基,再将拌种后的培养基铺在栽培床架上,厚度5~7Cm,并盖上约4Cm厚的细土,覆上一层稻草,最后盖上塑料薄膜;保持培养基含水量60%,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0%至出菌收获,每m2栽培面积可获猴头菇干品250克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佰果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佰果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0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浆液嫁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脚菇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