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7858.7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1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赖虹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疹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四肢屈侧及会阴等部位,常呈泛发或对称性分布。湿疹是多因性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部分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遗传因素亦为本病因素之一。病因复杂给本病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顽固性的湿疹、皮炎多以奇痒为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扑尔敏、赛庚啶等。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现高达20 多种。
湿疹在中医学称之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所谓毒,是指一些热毒,令身体产生排斥及敏感反应,而这些热毒可能是由食物、药物或日常用品引致。至於湿,是指身体机能受湿阻以致呆滞。由於人体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运行停滞不顺,身体便会处於湿的状态,症状是四肢沉重、水肿、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制剂,利用传统中药和现代制剂技术,具有祛风散寒、共奏扶正透疹、祛湿止痒、清热燥湿之效。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中药:包括羌活20-35份、茵陈蒿20-35份、苍术15-30份、防风15-30份、地耳草15-30份、甘草10-20份、荆芥10-20份、薄荷8-15份、黄柏8-15份、白鲜皮10-20份、扁蓄8-15份。
上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药合制而成:羌活30份、茵陈蒿30份、苍术25份、防风23份、地耳草25份、甘草15份、荆芥15份、薄荷12份、黄柏10份、白鲜皮15份、扁蓄13份。
本发明所选药材及药理如下:
羌活:味辛;苦;性温。膀胱、肾经。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茵陈蒿: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湿疹、湿温、湿疮。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主治:脾为湿困引起的运化失调,食欲不振,呕吐烦闷,腹胀泄泻,关节疼痛。
防风: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地耳草:苦、平。归肝、胆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湿热黄疸,湿疹等。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薄荷: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
黄柏: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湿疹疥癣。
扁蓄:苦,微寒。归膀胱经。该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主要用于淋痛及湿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羌活30份、茵陈蒿30份、苍术25份、防风23份、地耳草25份、甘草15份、荆芥15份、薄荷12份、黄柏10份、白鲜皮15份、扁蓄13份按比例每天取一份进行煎煮(煎煮时可加入适量冰糖),煎煮前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将其捞出入砂锅,再注入药材3倍的冷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煮30分钟,中途需搅拌两次。煮好后,取药汁,每剂药可煎服两次。第二次注入2倍的水继续煎煮,煎煮时间可缩短10分种。每日两次服用。
实施例2:
将羌活、茵陈蒿、苍术、防风、地耳草、甘草、荆芥、薄荷、黄柏、白鲜皮、扁蓄加入10倍重量水在80度水温下热提1小时,得滤液,重复三次,合并滤液离心后得上层清液浓缩至350重量份,加入甘油20重量份、聚山梨酯10重量份,加热至80度,做水相备用。随后取凡士林350重量份,硬脂酸112重量份,单酯酸甘油酯14重量份,羊毛脂50重量份,硬脂醇20重量份,加热融化并升温至80度,混匀,作为油相备用。将上述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中,搅拌使其乳化,自然冷却至室温,得软膏剂。
用药禁忌:
(1)热病伤津者慎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3)脾胃虚寒者慎用。
临床实验观察:
(1)治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未经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7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加皮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阳虚的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