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恒力抛光及打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6870.6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2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汪芳胜;岳伟玲;王枫红;陈炽坤;朱其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恒力 抛光 打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恒力抛光及打蜡装置。
背景技术
恒力抛光及打蜡的装置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抛光轮压向工件,使磨料对工件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光亮的加工表面的自动化设备,具有抛光力恒定、上蜡均匀及结构紧凑等优点,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所以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不锈钢、黄铜、铝、塑料等的微量抛光领域。抛光后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及寿命。
目前国内外对于布抛机的工艺及设备的研究已近成熟。但市场上现有的布抛轮结构不紧凑、打蜡不均匀且结构复杂。
为此,本发明在深入研究了布抛轮抛光工艺的基础上,给出一种恒力抛光及打蜡的装置,使得布抛机满足抛光力恒定、结构紧凑、上蜡均匀等制备要求,实现抛光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抛光效果好、经济可靠、清洁环保等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新型恒力抛光机打蜡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恒力抛光及打蜡装置,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顶端设置有可沿导轨来回移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端的打蜡机构、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移动模块、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打蜡机构下方的抛光模块及与抛光模块驱动连接的布抛轮、设置在支撑板及第二支架上且位于布抛轮下方的集尘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打蜡机构包括打蜡模块,所述打蜡模块的固定板固定在第二机架上,蜡条通过可开合的上夹板和下夹板及快速夹头固定在齿条上,电机通过齿轮和齿条驱动蜡条上下移动,实现布抛轮的均匀打蜡动作。当蜡条需要更换时,依次打开快速夹头和上夹板,取下残余蜡条,更换新蜡条,而后依次闭合上夹板和快速夹头,实现蜡条的快速更换,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打蜡机构包括喷蜡模块,所述喷蜡模块的气缸通过气缸固定板固定在第二机架上,蜡瓶通过蜡瓶第一支撑座和蜡瓶第二支撑座固定在第二机架上,移动板固定在滑块上,气缸通过转接板,带动移动板随着滑块沿着固定于第二机架上的导轨滑动,从而带动固定在移动板上的推板沿导轨方向移动,继而按压蜡瓶的喷嘴,使液态蜡喷到布抛轮上面,在蜡瓶第一支撑座和蜡瓶第二支撑座分别设置一个防止蜡瓶的转动止转销钉,实现液态喷蜡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模块包括灰尘盒,固定在第二机架和支撑板上,所述灰尘盒上设置有收集废料的吸尘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抛光模块通过第一支撑座及第一转接板固定在第二机架上面,PLC控制系统连接带有变频器的驱动电机及夹持抛光产品的六轴机器人,使形成力反馈系统,从而保持抛光机的恒力抛光,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主动V带轮转动,主动V带轮驱动从动V带轮转动,进而驱动与从动V带轮同轴的布抛轮转动。实现抛光动作时,布抛轮的高速旋转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模块5包括第二支撑座及第二转接板、设置在第二支撑座及第二转接板之间的丝杆,所述第二支撑座及第二转接板固定在第一机架上,固定在第二转接板上的伺服电机驱动主动同步带轮转动,主动同步带轮驱动与丝杆连接的从动同步带轮转动,从而驱动丝杠转动,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螺母的直线运动,螺母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板驱动连接,支撑板通过导轨滑块模块滑动固定在第一机架上。从而实现固定在支撑板上的打蜡机构、布抛轮、集尘模块、抛光模块、第二机架的水平移动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齿轮齿条渐进式送蜡条装置,使得布抛轮上蜡更加均匀;对于目前日趋普遍的液态蜡,采用四杆喷蜡装置,使得布抛轮上蜡更加均匀;采用快速夹具装置,实现蜡条的快速更换,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灰尘收集装置,改善了工作环境;伺服电机采用内置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打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抛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集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移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喷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68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