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6678.7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威嘉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 | 分类号: | F25D3/10;F25D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229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气流 隧道 液氮 冷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液氮被供给至冷室内并迅速汽化,使冷室内的温度维持在较低的温度,从而实现食物的冷冻。液氮汽化成氮气后,氮气的温度实际上也是很低的,氮气会从冷室入口和冷室出口直接散逸至大气中,而外界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空气也会从冷室入口和冷室出口进入至冷室内,从而影响冷室的制冷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该设备在冷室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罩体,分别形成两个气室——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利用风机使冷室内的氮气进入至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并通过连通管道排出至大气中,从而阻挡外界的温度较高的空气进入冷室,保证冷室内的温度较低,保证对食物的处理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包括:
柜体,其内壁由绝热材料覆盖,以在所述柜体内形成一隧道型的冷室,所述柜体的两侧分别为冷室入口和冷室出口;
两个罩体,其中,第一罩体设置在冷室入口的外侧,形成与所述柜体的内部连通的第一气室,第二罩体设置在冷室出口的外侧,形成与所述柜体的内部连通的第二气室;
连通管道,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外部,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
风机,其设置在所述连通管道上,用于使所述冷室内的氮气进入至所述第一气室和所述第二气室,并通过所述连通管道排出至外界。
优选的是,所述的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还包括:
液氮供给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外部,向所述柜体的内部供给液氮。
优选的是,所述的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还包括:
所述第一气室具有传送机构入口,所述第二气室具有传送机构出口;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输送路径依次通过所述传送机构入口和所述冷室入口,进入至所述柜体的内部,并依次通过所述冷室出口和所述传送机构出口,直至所述第二气室的外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中,所述连通管道的第二端伸入至所述第二气室的内部,并延伸至距离所述冷室入口3~5cm的位置,所述第二端倾斜布置,所述第二端的内部设置有彼此平行设置的多个引流板,各引流板的倾斜方向与第二端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的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中,所述连通管道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气室的内部,所述第一端具有呈倒置的漏斗状的末端,所述末端到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距离为10-20cm,所述末端的后侧为封闭的,所述末端的前侧具有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主传送带和辅助传送带,所述辅助传送带起始于第一气室的外部,通过所述传送机构入口进入至所述第一气室,并终止于所述冷室入口,所述主传送带起始于所述第一气室,进入至所述柜体的内部,依次通过所述冷室出口和所述传送机构出口,并终止于所述第二气室的外部,所述主传送带的高度低于所述辅助传送带,所述主传送带的前端位于所述辅助传送带的下方,所述辅助传送带以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一支架上,一驱动机构连接至所述辅助传送带,驱动所述辅助传送带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改变所述辅助传送带与所述末端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是,所述的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中,所述末端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呈倒置的漏斗状的扰流筒,多个扰流筒同轴设置,各扰流筒的表面布满突起,多个扰流筒的下缘与所述末端的封闭部位具有空隙,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连通管道的第一端的附近。
本发明所述的平衡气流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设备在冷室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罩体,分别形成两个气室——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利用风机使冷室内的氮气进入至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并通过连通管道排出至大气中,从而阻挡外界的温度较高的空气进入冷室,保证冷室内的温度较低,保证对食物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隧道式液氮冷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威嘉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威嘉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6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池卡固机构
- 下一篇:起动机铝合金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