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握手动作交换电子名片和资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5645.0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胡铮;周典;唐晓晟;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握手 动作 交换 电子名片 资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信息交换方法和服务器及腕式可穿戴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人际交往场合,人们经常通过交换名片来相互认识,获取彼此的基本信息和通信方式。交换名片式新朋友相互认识的最为快捷和有效的途径。
目前,名片多为纸质名片,在上面印有所属人的姓名、所述组织、公司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然而纸质名片存在明显的缺点,即在参加一次人际交往场合之前,需要准备多张,否则会出现无法交换名片的尴尬,再者纸质名片携带和查找都不够方面。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名片,即通过在手机上安装应用,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应用来进行电子名片的交换。但交换名片的过程非常麻烦,首先需要交换电子名片的手机上安装相同的应用,然后通过红外线或蓝牙进行查找、配对、发送、接收和确认等繁琐过程才能完成名片的交换。显然,这无法满足商务场合社交活动的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交换电子信息的电子信息交换方法和服务器及腕式可穿戴终端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信息交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服务器中对应存储第一身份信息、第一电子信息和第一接收地址,对应存储第二身份信息、第二电子信息和第二接收地址;
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识别发生预定信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出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出所述第二身份信息;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二身份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电子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接收地址,将所述第二电子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接收地址。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服务器存储模块,用于对应保存第一身份信息、第一电子信息和第一接收地址,对应保存第二身份信息、第二电子信息和第二接收地址;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出的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出的所述第二身份信息;
服务器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接收地址,将所述第二电子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接收地址。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腕式可穿戴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终端存储模块,用于保存身份信息;
运动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当前运动产生的运动信号;
终端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的运动信号为预定信号时,将所述身份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信息交换方法和服务器及腕式可穿戴终端设备,将电子信息预先存在在服务器中,通过识别使用者之间是否发生了握手,将电子信息进行交换。使得在社交场合,使用者只需要按照正常的社交礼仪结识新的朋友,在正常的握手之后,便可以完成电子信息的交换,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信息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服务器的示意框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服务器的示意框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服务器的示意框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服务器的示意框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信息交换方法。所述电子信息可以包括电子名片和电子资料,也可以仅为电子名片或电子资料。
所述电子信息交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服务器中对应存储第一身份信息、第一电子信息和第一接收地址,对应存储第二身份信息、第二电子信息和第二接收地址。
所述服务器中用于对应存储身份信息、电子信息和接收地址。所述身份信息为终端设备的身份识别的依据。所述服务器接收到身份信息才能准许终端设备进一步的通信。所述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名和密码,也可以仅为唯一标识一台终端设备的识别码。当然,所述身份信息也可以对应一个使用者,或者对应一组使用者,此时所述电子信息可以为有关于所述使用者的信息。通过对应存储身份信息、电子信息和接收地址,使得获取身份信息之后,便可以获取对应的电子信息和接收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5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