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后挡风玻璃的玻璃产品及其淋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4497.0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雷兰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挡风玻璃 玻璃产品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挡风玻璃的玻璃产品及其淋涂工艺。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挡风玻璃的美观或者赋予更好的力学性能,例如提高耐划伤、耐磨性等而在所述的挡风玻璃表面涂覆有功能涂层,所述功能涂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刷涂、浸涂、旋涂工艺,但是上述方法生产效率较低,而且涂层质量也有待提高;另外,通过真空镀覆的方法也可以涂覆功能涂层,该方法虽然涂层厚度均一,生产效率高,但其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因而成本较高。此外,现有技术中用于透明玻璃的涂层通常使用聚硅氧烷为主要成分的涂层组合物,但该涂层的耐久性较差,且涂覆厚度较低容易破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后挡风玻璃的玻璃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挡风玻璃的玻璃产品,包括玻璃基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基体上依次通过淋涂透明底漆和透明面漆而形成的透明底漆层和透明面漆层。
其中,所述透明底漆和透明面漆通过UV固化。
其中,所述透明底漆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三甲基硅咪唑、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光引发剂和稀释剂。
其中,所述透明底漆由丙烯酸异冰片酯、邻苯基苯乙氧基丙烯酸酯、三甲基硅咪唑、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光引发剂和稀释剂组成。
其中,所述透明面漆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双酚A聚碳酸酯、丙烯酸羟乙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光引发剂和稀释剂。
其中,所述透明面漆由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双酚A聚碳酸酯、丙烯酸羟乙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氧化双酚F二丙烯酸酯、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光引发剂和稀释剂组成。
其中,所述光引发剂选自苯基亚膦酸二乙酯、二苯甲酮、α-羟基异丙基苯甲酮、α-羟基环己基苯甲酮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的透明底漆层的厚度为5~10μm,所述透明面漆层的厚度为25~30μm。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后挡风玻璃的玻璃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1)玻璃基板预处理,对玻璃基板进行静电除尘和除湿;
(2)将UV固化透明底漆淋涂到玻璃基板表面,所述透明底漆的流量为3~6L/min;
(3)利用紫外光将玻璃基板表面的透明底漆固化形成透明底漆层;
(4)在所述透明底漆层的表面淋涂UV固化透明面漆,所述透明面漆的流量为8~10L/min;
(5)将淋涂的透明面漆在50~70℃的条件下流平处理10~30min;
(6)利用紫外光将透明面漆固化形成透明面漆层。
其中,所述的紫外线的波长为250~300nm,光量为800~2000mj/cm2。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汽车后挡风玻璃的玻璃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玻璃产品,其透明漆层与玻璃基体的附着力牢固,而且所述玻璃产品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耐划伤性和耐磨性,特别适用于汽车的玻璃天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后挡风玻璃的玻璃产品及其淋涂工艺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透明底漆包括25~35wt%的丙烯酸异冰片酯、3.0~5.0wt%的三甲基硅咪唑、7.5~10.2wt%的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12~15wt%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2.5wt%的光引发剂、12~18wt%的二甲苯,和22~40wt%的乙酸乙酯。作为优选地,所述透明底漆由25~30wt%的丙烯酸异冰片酯、2.5~3.5wt%的邻苯基苯乙氧基丙烯酸酯、3.2~4.0wt%的三甲基硅咪唑、7.5~10.2wt%的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12~15wt%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1~3.5wt%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1.5~2.5wt%的光引发剂、12~18wt%的二甲苯和22~40wt%的乙酸乙酯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雷兰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雷兰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4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