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4366.2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芥川胜利;山崎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有信 |
主分类号: | E05B79/22 | 分类号: | E05B79/22;E05B83/3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用的门锁装置除了具备能与车身侧的撞针卡合或脱离的弹键机构之外,还具备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具有:打开机构,其通过打开杆的操作力解除弹键机构与撞针的卡合;锁定机构,其通过上锁操作移动至不能操作弹键机构的锁定位置,通过解锁操作移动至能操作弹键机构的开锁位置。
以往,作为打开机构的一部分的打开杆以能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外壳内。而且,打开杆的一端通过棒等连结构件连结于门把手,打开杆与门把手的操作连动而转动,由此将门把手的操作经由锁定机构向弹键机构传递。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锁装置中,通过对销等轴构件进行铆接固定而将打开杆轴支承于外壳。或者,也采用将打开杆的轴孔穿到外壳的轴部后进行螺纹紧固的结构。由此,限制打开杆向轴向的移动,防止打开杆从外壳脱落。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门锁装置所具备的打开杆采用的转动杆轴支承结构中,需要对打开杆(转动杆)进行铆接固定或螺纹固定的固定作业,因此,存在组装工时较多而变得复杂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29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简单且可靠地组装转动杆的门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门锁装置具备:
弹键机构,其能与撞针卡合或脱离;
外壳,其供所述弹键机构配设;
转动杆,其轴支承于所述外壳,
所述门锁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杆具备向外突出的轴部和从所述轴部沿径向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外壳具备:具有供所述轴部插入的开口部的一对轴支承槽;与所述开口部对置且形成为以所述轴支承槽的轴线为中心的圆筒形状、与所述突出部的外端面抵接的滑动接触部。
在将转动杆向外壳组装时,使突出部的前端与滑动接触部对置并将转动杆的轴部朝向保持部的轴支承槽插入。于是,突出部的前端沿着滑动接触部的内周面移动,轴部被从开口部引导至轴支承槽。进而,将转动杆的轴部插入到轴支承槽内并使转动杆转动,由此完成转动杆向外壳的组装。这样,通过简单的组装,就能容易地将转动杆轴支承于外壳,能用简单操作进行安装。
而且,在将转动杆的轴部插入到轴支承槽内而对转动杆进行轴支承的状态下,由于滑动接触部位于与突出部的外端面对置的位置,因此,能阻止转动杆向开口部侧的移动,能防止轴部从轴支承槽脱落。
优选构成为,所述滑动接触部具备位于所述开口部的上方的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轴支承槽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
通过将第二端部在水平方向上与轴支承槽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由此能将沿着滑动接触部的内周面移动的转动杆的轴部经由开口部插入到轴支承槽内。
优选构成为,所述滑动接触部具备位于所述开口部的上方的第一端部和与该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水平方向位置处于所述开口部的宽度的范围内。
由此,能将转动杆的轴部从第一端部附近容易地插入到轴支承槽内,并且使轴支承在轴支承槽内的转动杆的突出部的外端面可靠地与滑动接触部抵接,从而能防止转动杆从轴支承槽脱落。
优选构成为,所述滑动接触部从所述轴支承槽的上方沿所述转动杆转动时的轨迹弯曲。由此,滑动接触部能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防止转动杆的轴部从轴支承槽脱落,能削减门锁装置中的杆的轴支承结构的制造成本。
例如构成为,在所述转动杆上,在所述轴部的外侧与所述轴部呈同心圆状地形成有比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长度短的环状的外周壁。
优选构成为,所述转动杆是打开所述弹键机构的连杆机构的打开杆,所述滑动接触部设在门把手处于非操作状态的初始位置至通过所述门把手的打开操作解除所述弹键机构对所述撞针的卡合的动作位置之间的所述打开杆的转动范围内。
根据上述结构,在转动杆的转动范围内,能防止转动杆的轴部从轴支承槽脱落。
优选构成为,在所述外壳上设有阻止所述转动杆的所述突出部向离开所述滑动接触部的方向转动的限制部。
利用限制部阻止转动杆的突出部向离开所述滑动接触部的方向转动,因此,能维持突出部与滑动接触部的抵接状态,能可靠地维持转动杆的轴支承状态。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外壳上设有滑动接触部,因此,使转动杆与滑动接触部滑动接触而插入到轴支承槽中,能简单地进行组装。另外,转动杆与滑动接触部抵接,从而能防止转动杆从轴支承槽脱落,能可靠地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有信,未经株式会社有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4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连接结构预紧力在线监测方法
- 下一篇:通信机房电池防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