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敏感器成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0784.4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3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郝云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1C11/00;G02B6/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敏感 成像 结构 | ||
1.一种星敏感器成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成像镜头(1)、消杂光光纤面板(2)和光电探测器(3)三部分;在焦平面处引入消杂光光纤面板(2)前端面,在消杂光光纤面板(2)的出口端面密贴光电探测器(3);所述消杂光光纤面板(2)、光电探测器(3)感光面与光学成像镜头(1)光轴垂直;所述光电探测器为APS CMOS或者CCD成像器件,并取下其前端的入射窗口;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1)是一种具有像方远心光学系统结构的各个镜片分离排布的普通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其成像弥散斑能量的80%集中于直径为2个至3个光电探测器像素尺寸的圆内;
所述消杂光光纤面板(2)的有效端面是以小于10角秒的公差平行分布;
所述消杂光光纤面板(2)的厚度不小于光学镜头F数与有效端面直径乘积的2倍或者所述消杂光光纤面板(2)不限定长度且内部的光纤之间缝隙填充黑色吸光材料,光纤面板的外圆喷涂无光黑漆或者其它吸光材料,所述其它吸光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以防超过光纤全反射临界孔径入射的光线漏出光纤后进入像面;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1)具有小于5%的畸变差,具有小于1/2像素的倍率色差,具有10mm±5mm范围的后截距,具有多片分离镜片,具有从0.45微米到可近红外0.9微米的光谱段,光学镜头的F数在4到1.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星敏感器成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杂光光纤面板(2)由若干具有有5~20mm长度的光纤并齐紧密排列而成,所有光纤等长排列,光纤面板的厚度就等于每根光纤的长度,所有的光纤两个端面均分别对齐,构成两个合成的大面积有效端面,当光学图像在一个大端面进入后,经过光纤内部多次反射,在另一个大端面出射,这样相当于把光学成像面平移了光纤面板厚度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07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