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智能变频无人值守乳化液泵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8208.0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安;丁强;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煤格林尼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23/04 | 分类号: | F04B23/04;F04B49/06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变频 无人 值守 乳化 泵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智能变频无人值守乳化液泵站系统。
背景技术
乳化液泵站是煤矿支护装备的重要配套设备,为支护装备提供乳化液动力,是支护装备的动力源,直接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传统工作方式为:乳化液泵站启动后电机转动即可供出乳化液,不论支护装备是否需要注液,乳化液泵站均以额定转速运转。不注液时供出的乳化液通过卸载阀返回到乳化液箱。这一过程所做的是无用功浪费了电能,增加了泵的机械磨损,缩短了乳化液泵的使用寿命。而且使乳化液的温度升高。降低支护装备的安全系数。
进入乳化液箱的水没有经过过滤、水中的杂质多、钙镁离子含量高,直接破坏煤矿支护装备表面防腐层和乳化液泵站,影响支护装备的支护强度。特别是先进的电液控支架的液控阀精密度高很容易赌赛,影响支护装备的正常使用。
进入工作面支护装备和从工作面支护装备返回乳化液同样存在着没有高压过滤,乳化液中的有害物质也直接影响乳化液泵站和支护装备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乳化液泵站一日三班需要有专人轮流看管,负责乳化液水箱的水位低时加水,温度高时加水降温。对乳化液浓度进行化验,浓度低时需要加乳化油,检查乳化液液位、检查乳化液泵润滑油的油位、油温、油压,防止因润滑油的油位过低或油压不正常而损坏乳化液泵。
这些传统的控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煤矿机械化开采的要求,特别是市场经济危机,煤炭行业不景气,煤炭价格低,工人工资高。井下人多安全隐患加大。所以必须要煤矿井下装备智能化、自动化、节能、减少人员才能降低开采成本,提高安全系数。使企业步入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矿用智能变频无人值守乳化液泵站,系统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进水处理部分、乳化液泵站部分、变频控制箱部分、PLC检测控制部分、高压过滤自动反冲洗装置,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在PLC的统一控制下进行工作。以确保整个系统正常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矿用智能变频无人值守乳化液泵站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水处理部分、乳化液泵站部分以及反冲洗部分,与以上部分连接有带有PLC控制器的变频控制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处理部分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罐、增压泵,过滤罐后方连接有RO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乳化液泵站部分包括乳化液泵以及乳化液箱,箱体的前端连接有乳化液自动配比系统:包括混合阀,混合阀的两入口端中,一端连接有与水处理部分连接的减压阀和水流量传感器、另一端与油箱相通并设有油流量传感器,混合阀的出口连通乳化液箱。
进一步的,所述乳化液箱还装有与PLC连接的水位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流量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冲洗部分包括四个二位三通电磁先导阀,其中乳化液泵站与支护设备的进、出管路中各串联两个控制阀,串联的控制阀之间设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阀为电磁先导阀,其中位于由乳化液泵站朝向支护装备的入流管路中沿入流方向串联设有第一(31)、第二级(32)电磁先导阀,其中位于由支护装备朝向乳化液泵站的回流管路中沿回流方向串联设有第三(33)、第四级(34)电磁先导阀;并联的电磁先导阀中为上一级的电磁先导阀1口为入口、2口为出口;入流管路、回流管路中,位于同管路的上一级的电磁先导阀3口与下一级电磁先导阀的4口连接且连接管路上设有过滤器;其工作过程如下:
正常过滤:向支护装备供液,泵站 (31#)1 2 过滤器 (32#)12 支护装备。
回液 支护装备(34#)1 2 过滤器(33#)1 2 乳化液箱;
反冲过程:
→ (32#)3→1→过滤器→(31#)2 →4排除;
泵站 →31#)1 →3
→(33#)3→1→过滤器→(34#)2→4排除;
变频控部分还包括受PLC控制电路控制的变频器以及软启动器。
进一步的,变频控部分还包括受PLC控制电路控制的变频器以及软启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煤格林尼泵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煤格林尼泵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8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