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流制管网溢流雨水拦截分流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7747.2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3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伟;段丙政;单保庆;张洪;李立青;华玉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陈懿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流 管网 溢流 雨水 拦截 分流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合流制管网溢流雨水拦截分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城市排水管网的复杂性,要使现有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彻底分开,存在巨大的困难,所以我国存在大量将雨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的合流制管网,造成分流和处理困难。这种管网晴天主要排放旱污水,流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较高。降雨时,雨水冲刷地面形成污染物浓度很大的地面径流,该径流通过地面雨水口流入合流制管网,初期地面径流和生活污水混合,使晴天污水所带来的沉积物受到扰动,造成初期降雨时管道径流污染程度更严重,这种径流直接排入河流将会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中期径流由于雨水径流所含污染物浓度仍较高,直接排入河流也会造成污染。由于地面初期和中期降雨冲刷已经把地面污染物冲刷干净,后期径流一般较为洁净。
为了解决以上污染问题,人们常采用的方式是在河道两边修建截污管网,把雨水污水截留,送入污水厂,或者把雨水污水直接排放到下游地域和水域,不直接排放入河流。
以上处理方式都存在不足,收集雨水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要求较高,兴建、运营污水处理厂成本高。而不直接排放进入河流,对河流水体补充影响较大,降低河流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和河流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合流制管网溢流雨水拦截分流控制装置,使其能够将生活污水和雨天径流分流、将雨天中期径流和后期径流分流、对污水和雨天径流的处理更有效、对环境影响小、结合地形地势、工艺简单、建设及维护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流制管网溢流雨水拦截分流控制装置,包括合流制管网和沉砂池,所述合流制管网和沉砂池之间还设有跃流井和分流井,所述合流制管网、跃流井、分流井和沉砂池的底面由高到低依地势设置,所述合流制管网的输出口与跃流井的输入口相连,所述跃流井和分流井的雨水输出口分别与分流井和沉砂池的雨水输入口相连,所述跃流井的污水输出口与市政污水管道相连。
晴天时,合流制管网中的污水流入跃流井中,并通过跃流井流入市政污水管道。降雨初期,混合了生活污水的小流量重污染径流共同流入跃流井,并通过跃流井进入市政污水管道得到处理。降雨中期大流量径流通过跃流井进入到分流井,再经分流井流入沉砂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跃流井由污水排放沟和雨水排放沟组成,所述污水排放沟的输入口与合流制管网的输出口相连,所述合流制管网的底面高于雨水排放沟的底面,所述雨水排放沟的底面高于污水排放沟的底面,所述污水排放沟的雨水输出口与雨水排放沟的雨水输入口相连,所述雨水排放沟的雨水输出口与分流井的雨水输入口相连,所述污水排放沟的污水输出口与市政污水管道相连。
晴天时,合流制管网中的污水流入跃流井中的污水排放沟,通过污水排放沟流入市政污水管道。降雨初期,混合生活污水的小流量重污染径流共同流入跃流井的污水排放沟,并通过污水排放沟进入市政污水管道得到处理。降雨中期大流量径流跃过跃流井的污水排放沟进入雨水排放沟,并通过雨水排放沟进入分流井。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水排放沟与合流制管网呈90°设置,所述雨水排放沟与合流制管网平行设置。本发明合流制管网溢流雨水拦截分流控制装置是利用合流制管网排放出的径流流速大小及其跃流距离来达到分流的效果,污水排放沟的宽度是合流制管网输出口与雨水排放沟的距离,污水排放沟和合流制管网呈90°设置可以最优化合流制管网输出口与雨水排放沟雨水输入口的距离,同时跃流出的径流方向与污水排放沟垂直,会避免流入污水排放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井的雨水输出口通过位于分流井底部的输送管与沉砂池的雨水输入口相连。分流井底部的输送管连通分流井和沉砂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管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防止沉砂池径流回流到分流井。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管上设有手动阀。当短期内再次降雨时,可以通过关闭手动阀控制再次降雨产生的较洁净径流进入沉砂池。由于沉砂池收集到的污水用于后面的径流处理工序,所以手动阀的作用是当第一次降雨结束后,如果与第二次降雨时间的间隔太短,地面污染物积累量不多,再次降雨产生的径流污染程度并不严重,不需要通过沉砂池进入后面的径流处理设施(如人工湿地)进行处理,以避免增加后续径流处理设施的工作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井的上部设有排放口与下游河流相连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高度与沉砂池设定的溢流水位相同,根据连通器原理,降雨后期的洁净径流在沉砂池的水位达到溢流水位后,自动通过分流井上端的溢流管,流入下游河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7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告电动车
- 下一篇:带钢片的加强型无骨雨刷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