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狭小空间内结构的卷扬机吊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4364.X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4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尹兰宁;岳锟;李义轩;魏宏超;罗勐;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04 | 分类号: | B66D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狭小 空间 结构 卷扬机 吊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吊装,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卷扬机的结构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厂房需进行改造,但老厂房改造场地狭小,结构件大多需要进行采用吊车二次倒运才能到达吊装位置,大型起重设备、结构件不能直接进入作业区,需采用卷扬机进行物料升降或平拖安装。传统的施工方法在场地狭小的情况下,一个构件往往要来回倒运好几次才能输送到安装位置,且在使用卷扬机吊装时需要不断的移动卷扬机,但卷扬机其自身重量较重,移动起来需要吊车配合,十分不方便;还有卷扬机在使用过程中钢丝绳经常出现重叠、斜绕,形成安全隐患。这种方法不但浪费人工机械成本,而且经常会因为控制不及时出现钢丝绳重叠、斜绕,影响吊装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狭小空间内结构的卷扬机吊装方法。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狭小空间构件地面组拼、倒运、吊装等问题。还解决了卷扬机水平移位困难,避免了卷扬机工作中钢丝绳重叠、斜绕、扭绕,不仅可以增加钢丝绳使用寿命,更提高了吊装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狭小空间内结构的卷扬机吊装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部署及现场场地情况,规划构件输送路线;
步骤二,设置大型钢构件地面倒运卡具;所述地面倒运卡具包括由一个连杆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槽钢,两个槽钢开口同向设置,其开口两端各自设有一个车轮卡板,该两个槽钢背面两外侧各自设有竖直的、防止钢构件左右移动的挡块;
步骤三,在地面倒运卡具上进行结构拼装;
步骤四,采用卷扬机将构件牵引到吊装位置;
步骤五,不规则单元体进行重心调整;
步骤六,吊装就位;
步骤七,设置卷扬机辅助吊装装置;该辅助吊装装置包括底座小车,电源箱及卷扬机置于底座小车上,小车后端设销轴与地锚连接,卷扬机钢丝绳牵引方向上的小车侧边设有导向杆,导向杆采用销轴与底座连接,并可上下、左右摆动,导向杆端设有导向滑轮;设有导向杆一侧的小车侧边上设有定位挡块;
步骤八,利用卷扬机进行小型构件吊装;
步骤九,调整焊接完成结构吊装。
所述的狭小空间内结构的卷扬机吊装方法,所述步骤八包括:
吊装作业前,将选用的卷扬机固定在小车上,接通三级配电箱电源,小车可利用钢丝绳与地锚或结构连接固定;
根据卷扬机卷筒尺寸,调整定位挡块,使导向杆左右摆动幅度控制在钢丝绳缠绕节距内;
吊装用钢丝绳沿着导向杆方向通过导向滑轮与起重物件连接;
吊装时,卷扬机卷筒转动收紧钢丝绳,此时导向杆与卷筒形成一定的夹角,在一次吊装过程中导向杆与卷筒的夹角不变。导向杆端部的定滑轮起到改变钢丝绳受力方向的作用;
随着卷筒的转动,卷筒上的钢丝绳在导向杆引领下排列整齐。
本发明采用的地面倒运卡具,完成了狭小空间构件拼装、倒运工作,节省了大型机械费,避免对钢构件表面油漆的破坏,保证成品钢构件的观感质量。卷扬机辅助吊装装置制作简单,水平移位方便,不需要大型起重设备的配合;导向杆及导向滑轮的设计,能够有效控制钢丝绳单层及多层斜绕、扭绕,起到保护作用。卷扬机移动小车的设计有效解决了卷扬机水平距离移动,导向杆与导向定滑轮巧妙的设计,使钢丝绳在工作过程中与卷筒始终垂直相切,从而起到了保护钢丝绳的作用。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狭小空间构件地面组拼、倒运、吊装等问题。还解决了卷扬机水平移位困难,避免了卷扬机工作中钢丝绳重叠、斜绕、扭绕,不仅可以增加钢丝绳使用寿命,更提高了吊装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卷扬机辅助吊装装置俯视图;
图2为卷扬机辅助吊装装置正视图;
图3为卷扬机辅助吊装装置左视图;
图4为地面倒运卡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图中1为卷扬机、 2为定位挡块、3为小车、4为导向杆、5为电源箱、6为钢丝绳、7为定滑轮、8为销轴、9为卷筒、10为槽钢、11为卡板、12为挡杆、13为连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狭小空间内结构的卷扬机吊装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部署及现场场地情况,规划构件输送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4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加压轧盖机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脱槽防护装置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