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频标签装置和双频标签识别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4323.0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9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董斌;姜华;徐志广;王峰;陈健;余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7/1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频 标签 装置 识别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场通讯技术结合远距离通讯技术的标签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频标签装置和双频标签识别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近场通讯技术是指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3.9英吋)内交换数据。此技术被广泛应用企业/校园一卡通、公交储值卡、高速公路收费、停车场、小区管理等场所。主要应用于门禁系统、考勤系统、电梯刷卡控制系统、班车管理,仓储管理系统等;节能环保类应用如:水控管理系统、温控管理系统、电控管理系统等领域。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近场通讯技术本身的技术特性,使其具有通讯作用区域可控制、通讯双方对象明确等优点,可以广泛用于支付,身份认证等领域。但是,同样是这些特性,阻碍了其在其他方向的发展,例如人员定位,车辆定位,仓储管理中库存盘点等。利用近场通讯技术在对目标(如人员、物体、车辆等)进行出入口识别,达到跟踪其在某个需要监控区域内,但无法做到精确定位,例如在高速公路多路径识别中应用,现有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上多数采用近场通讯技术的IC卡,实现识别起点信息和目的地信息进行收费,没有路径信息,无法按实际行车路径来结算,而在联网收费系统中,精确拆分帐和结算是保证各高速公路业主利益的关键,而完整的、清晰的行车路径数据是实现精确拆分帐的基础。在库存盘点时由于近场通讯技术支持十厘米内的通讯,在盘点时需要人员进入仓库对目标逐一识别读取,采用单一近场通讯技标签无法做到完全自动化盘点。
因此,在采用近场通讯技术进行目标识别的基础上,如何在需要监控区域内对目标进行定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频标签装置和双频标签识别定位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采用近场通讯技术进行目标识别,而无法在需要监控区域内对目标进行定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频标签装置,用于与外部的近场读卡器和远距离通讯基站分别进行通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标签装置至少包括:近场通讯单元、远距离通讯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连接于所述近场通讯单元和所述远距离通讯单元;
所述近场通讯单元接收所述近场读卡器发送的第一近场通讯信号,所述处理单元处理所述第一近场通讯信号,并通过所述近场通讯单元向所述近场读卡器发送第二近场通讯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远距离通讯单元向所述远距离通讯基站发射带有标签数据信息的第一远距离通讯信号,所述远距离通讯单元接收所述远距离通讯基站反馈的带有基站数据信息的第二远距离通讯信号,所述处理单元处理所述第二远距离通讯信号并保存所述基站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基站数据信息存在时通过所述近场通讯单元向所述近场读卡器发送供所述近场读卡器识别和定位的带有所述基站数据信息的第二近场通讯信号。
优选地,所述近场通讯单元至少包括:
环形天线,用于接收所述近场读卡器发送的第一近场通讯信号,或者向所述近场读卡器发射所述第二近场通讯信号;
模拟电路,连接于所述环形天线,用于将所述第一近场通讯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或者将所述处理单元发出的第二近场通讯信号发送至所述环形天线。
优选地,所述模拟电路至少包括:
LC谐振电路,用于谐振提高所述第一近场通讯信号中的载波的交流电压,或者将经过调制的所述第二近场通讯信号选取出来;
整流器,连接于所述LC谐振电路,用于将提高后的第一近场通讯信号中的载波的交流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并输出所述直流电压;
限幅器,连接于所述整流器,用于限制所述直流电压的大小;
调制器,连接于所述LC谐振电路,用于调制所述处理单元发出的第二近场通讯信号,并将调制后的第二近场通讯信号发送至所述环形天线;
解调器,连接于所述整流器,用于接收所述直流电压,并解调所述第一近场通讯信号,并将解调后的第一近场通讯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
优选地,所述LC谐振电路包括感应线圈和电容,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电容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4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溯源点钞机
- 下一篇:射频识别与显示功能并存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