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LED数字化聚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4121.6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2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傅高武;雷清元;彭岳棋;王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4/02;F21V29/02;F21V15/02;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数字化 聚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聚光灯,尤其涉及一种新型LED数字化聚光灯。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逐步成熟,辅以现代化控制技术,LED聚光灯在影视演艺、会议、演播厅等场所的运用日益广泛。但从现有的LED聚光灯散热以及调焦技术上分析,主要采用手动调焦实现灯具焦距的变化,由于手动调焦采用手工调节丝杆推动光源前后移动,从而达到灯具焦距的调节,操作起来麻烦,且调焦精度不准,不能快速、精准地满足现实照明需要。在散热技术上,随着LED灯具功率大功率化的发展趋势,LED灯具散热成为决定灯具产品光衰、使用寿命等关键指标的核心技术,现有技术中以散热铝基板结合风扇散热、导管散热为主,铝基板散热由于导热率有限,很难满足大功率LED聚光灯的散热需求,而导管散热由于工艺复杂,成本高,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为同时解决LED聚光灯的散热和调焦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LED数字化聚光灯,可有效提升LED聚光灯的散热性能,实现灯具的电子调焦。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新型LED数字化聚光灯,包括光学装置、散热装置、调焦装置、控制单元以及外壳,其中光学装置包括LED光源、菲涅尔透镜和遮光菲,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散热导管和散热鳍片,调焦装置包括调焦电机、皮带、皮带轮、调焦底座、丝杆、导向杆、导向盒和散热装置支架,控制单元包括电路板、驱动电机、控制按钮、显示板,外壳包括前盖、上盖、底座、底座板、提手及后盖。
所述的遮光菲共设计四块遮光板,遮光板通过挂件紧扣在前盖上。
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安装在前盖中。
所述的LED光源为单颗大功率集成光源,且安装在散热导管顶端。
所述的散热风扇安装在散热器上方,所述的散热导管为“U”型管,且穿过散热鳍片。
所述的调焦电机安装在调焦底座远离LED光源的一端,通过皮带、皮带轮与丝杆连接。
所述的调焦底座左右对称位置设有两根平行的导向杆,导向杆穿过导向盒,导向盒上方设有散热装置支架。
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在灯具后端,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灯具外壳底座中,所述的控制按钮以及显示板安装在灯具外壳底座左侧位置。
所述的底座左右对称位置设计有滑动条,供安装提手使用,底座下端设计为鳍片装,并通过底座板将驱动电机封闭安装在底座内部。
所述的前盖为圆形,四周对称设计四个遮光菲挂扣。
所述的上盖为后端孔状设计,通过卡槽卡在底座上方。
所述的后盖设计成鳍片状,通过螺丝与电路板、底座、上盖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提手在底端左右内侧设有卡槽,左右外侧靠卡槽上方位置设有紧固螺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电动调焦装置,灯具焦距变化灵活且精准度高,能快速、准确地实现焦距变换,满足实际调焦需要。同时,本发明还融合散热风机、散热鳍片及散热导管等多种散热技术和手段为一体,建立了灯具高效强劲的散热装置,很好地满足了灯具散热需要,有效保障了聚光灯在大功率化过程中的使用寿命、光效等核心指标,可广泛运用于影视演艺、会议系统、多功能演播厅、舞台照明等场所。
附图说明
1.图1为本发明的整机结构分解示意图。
2.图2 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3.图3 为本发明的调焦装置结构示意图。
4.图4为本发明调焦效果对比示意图。
5.图5为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结构示意图。
6.图6为本发明的控制单元及外壳结构示意图。
7.图7为本发明的整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8.图注:1-光学装置,2-散热装置,3-调焦装置,4-控制单元,5-外壳,6-散热风扇,7-散热导管,8-散热鳍片,9-LED光源,10-丝杆,11-调焦电机,12-导向杆,13-散热装置支架,14-皮带,15—皮带轮,16-调焦底座,17-导向盒,18-电路板,19-驱动电机,20-控制按钮,21-显示板,22-底座,23-底座板,24-后盖,25-前盖,26-上盖,27-提手,28-滑动条,29-卡槽,30-挂扣,31-遮光菲,32-提手紧固螺母,33-菲涅尔透镜。
具体实施
现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4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