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电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3079.6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凤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37/00 | 分类号: | H01F37/00;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电感器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7月9日提交的题为“Multilayer Inductor”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080407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电感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在多层电感器中的内部电极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连同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构成电子电路的重要的无源元件之一,电感器被用在电子设备中的诸如DC-DC变换器的电源电路中或者被广泛地用作用于消除噪声或者构成LC谐振电路的组件。
同时,与IT技术的发展一致,电子设备在尺寸和厚度上日益减小,并且也增加了对更小和更薄的设备的市场需求。因此,已经开发出了具有薄膜结构的电感器产品,并且已提出了作为这种产品中的一种的多层电感器。
然而,随着芯片尺寸的减小,降低了这种多层电感器的性能,并且具体地,不可避免地降低了作为指示产品性能的指标的品质因数(在下文中,称之为‘Q特性’)。
即,具有通常结构的多层电感器包括:多层本体,由多层的多个磁性片形成,该磁性片具有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线圈图案的内部电极;以及一对外部端子,设置在多层本体的两个端部上。随着芯片尺寸的减小,缩小了内部电极的层间间隔和内部电极与外部端子之间的间隔,使得上层与下层内部电极之间以及内部电极与外部端子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C)增加,降低了Q特性。
此外,为了实现高电感,线圈图案被设计为是加长的;然而,当AC电源施加至电感器时产生的电阻值(即,AC电阻(Rs))增加从而导致了磁体迅速的磁饱和,致使电感迅速降低(DC偏置特性的降低)。
因此,为了防止电感(L)的迅速劣化并且将Q特性恒定地维持在预定值以上,专利文献(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0-0127878号)公开了用于通过使用无磁性片代替一些磁性层片来增加磁饱和水平的方法。
然而,在专利文献中使用无磁性片代替一些磁性层片的情况下,同样减少了内部电极的层的数量,降低了电感(L)的总体值,并且因此,使Q特性劣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0-0127878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电感器,该多层电感器能够通过最优化上层与下层内部电极之间的间隔Ts、内部电极的厚度(Te)、内部电极的内部宽度Fw、多层本体的宽度W等来最大化Q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多层电感器包括:多层本体,由交替的多层磁性片和成线圈图案的内部电极形成;以及一对外部端子,设置在多层本体的两个端部上,其中,上层与下层内部电极之间的间隔Ts大于单个内部电极的厚度Te。
上层与下层内部电极之间的间隔Ts与内部电极的厚度Te之间的比率(Ts/Te)的范围可以从2.0至3.0。
内部电极的内部宽度Fw与多层本体的宽度W之间的比率(Fw/W)的范围可以从0.6至0.7。
放置在最下层的内部电极与多层本体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Bc可以大于放置在最上层的内部电极与多层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Tc。
放置在最上层的内部电极与多层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Tc与放置在最下层的内部电极与多层本体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Bc之间的比率(Tc/Bc)的范围可以从0.1至0.9。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多层电感器,包括:多层本体,由交替的多层磁性片和内部电极形成;以及一对外部端子,设置在多层本体的两个端部上;内部电极通过过孔层间连接以形成线圈;其中,上层与下层内部电极之间的间隔Ts与单个内部电极的厚度Te之间的比率(Ts/Te)的范围在2.0至3.0之间,并且内部电极的内部宽度Fw与多层本体的宽度W之间的比率(Fw/W)的范围在0.6至0.7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3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薏苡夏播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山药中多糖含量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