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引出装置及纱线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2919.7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67/08 | 分类号: | B65H6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展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引出装置 狭缝 纱线卷绕机 外壁面 卷装 纱线 空气流 平坦部 弯曲部 流动 | ||
本发明涉及纱线引出装置及纱线卷绕机。在纱线引出装置(28)上形成有狭缝(28a)。纱线引出装置(28)从该狭缝(28a)沿将卷装(30)的纱线端(20a)从该卷装(30)引出的方向喷出空气流。狭缝(28a)以产生沿外壁面(具体来说为弯曲部(63)及平坦部(64))流动的空气流的方式形成,其中,外壁面为不存在相对的壁面的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卷装的纱线端进行引出的纱线引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纱线引出装置,配置在卷装的附近,例如为了进行接纱等,而将卷装的纱线端引出。在日本特开平4-213563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1964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77933号公报(专利文献3)及日本特开2000-72334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这种纱线引出装置。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纱线引出装置(吸入喷嘴、扁平喷嘴)被固定在卷装的附近。这种纱线引出装置,通过产生吸引空气流,而能够引出卷装的纱线端。此外,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没有记载关于吸入喷嘴及扁平喷嘴的开口部的详细的形状。
专利文献3的纱线引出装置具有可动机构,能够在从卷装远离的位置和接近卷装的位置之间移动。这种纱线引出装置通常位于从卷装远离的位置,在进行接纱等时,移动到接近卷装的位置。
专利文献3及4的纱线引出装置具有供压缩空气流动的管状部件。管状部件上形成有多个孔,能够从该孔喷出空气流。在空气流的喷出方向上,在管状部件的下游侧形成有供空气流流动的排气口。纱线引出装置通过在使该排气口接近卷装的状态下产生空气流,而从卷装引出纱线端,并能够将该纱线端从排气口向下方引导。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的纱线引出装置中,以从找纱头装置的表面突出的方式配置管状部件。因此,在将管状部件配置在排气口的附近的情况下,管状部件成为妨碍,无法使排气口接近卷装。因此,若不增加空气流的流量,则无法进行纱线的引出。
另一方面,在使管状部件从排气口远离的情况下,能够使排气口接近卷装,但管状部件喷出的空气流在到达排气口之前会变弱。因此,若不增加空气流的流量则无法进行纱线的引出。
如以上那样,在现有的纱线引出装置中,为了可靠地进行纱线的引出,需要喷出大量的空气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空气流的流量且能够可靠地引出纱线的纱线引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纱线引出装置上形成有狭缝。纱线引出装置从该狭缝沿将卷装的纱线从该卷装引出的方向喷出空气流。所述狭缝以产生沿不存在相对的壁面的外壁面流动的空气流的方式形成。
由此,由于从狭缝喷出的空气流在纱线引出装置的外壁面流动,所以,能够容易地使供空气流流动的部分和卷装接近。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流的流量,并可靠地从卷装引出纱线。
在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中,在将从狭缝喷出的空气流流动的方向称作空气流方向时,在与狭缝相比的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外壁面沿从卷装远离的方向形成。
在纱线引出装置上形成有狭缝。纱线引出装置从该狭缝沿将卷装的纱线从该卷装引出的方向喷出空气流。所述狭缝以产生沿外壁面流动的空气流的方式形成。在与狭缝相比的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外壁面沿从卷装远离的方向形成。
在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中,在将从所述狭缝喷出的所述空气流流动的方向称作空气流方向时,在与所述狭缝相比的所述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所述外壁面具有弯曲部。
由此,能够沿弯曲部使空气流流动,因此,能够利用沿弯曲部流动的空气流,并从卷装可靠地引出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29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