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LED两线调光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0069.7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7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贺振强;李军;钟群龙;刘智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星电子(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调光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LED两线调光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利用传统灯泡来提供照明,而传统钨丝灯泡是目前市面上主流之照明工具,但是传统灯泡的效能奇差,在消耗的电能中,大约只有10%被转换成光能,其余的电能绝大多数都成为无用的热能。与传统钨丝的灯泡对比,发光二极体灯泡几乎可以将所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光能,LED灯泡亦是一种几乎不发热的光源。另外,LED灯泡的启动时间比传统钨丝灯泡的起动时间短,亦即LED灯泡比传统钨丝灯泡更快速地到达稳定的亮度。因此,相比之下,LED灯泡具有节能,产生热能少,使用寿命长,点亮速度快等诸多优点。
随着技术及成本的改善,传统灯泡有逐渐被LED灯泡取代的趋势。然而,使用LED灯泡需要使用者改变一些使用传统灯泡时的习惯,例如换灯泡的方式或控制灯泡调光的方法等,容易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因此,如何将现有线路架构作最低的修改,以及将传统灯泡的调光技术过渡为LED灯泡的调光技术,以减少使用者不便成为了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LED两线调光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器调整相位整形电路检测的相位缺相波形PWM宽度,达到调光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LED两线调光控制电路,包括有与输入电源连接的整流电路1,所述整流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有向LED灯3输出正极电压的开关电源2,所述LED灯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负极电压的LED驱动电路4,所述LED驱动电路4连接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连接有用于调整脉冲宽度的相位整形电路6,所述相位整形电路6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5还连接有接收调节相位控制信号的接收器7和复位电路8。
所述整流电路1包括滤波电感T1和桥式整流器件D101,所述滤波电感T1的引脚①与火线连接,所述滤波电感T1的引脚③连接有电感L1,所述电感L1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1和热敏电阻R3,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滤波电感T1引脚①连接,所述热敏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压敏电阻TNR1和零线,所述压敏电阻TNR1另一端与滤波电感T1的引脚①连接,所述压敏电阻TNR1并联连接有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滤波电感T1的引脚②与桥式整流器件D101的引脚①连接,所述滤波电感T1的引脚④与桥式整流器件D101的引脚③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件D101的引脚②和引脚④与开关电源2连接。
所述开关电源2包括控制器U1、变压器T2、场效应管Q1和滤波电感T3,所述变压器T2的一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器U1的引脚②和整流电路1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另一输入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控制器U1的引脚①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由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和电阻R21组成的检测电路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一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端通过电感L2与滤波电感T3的引脚①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另一输出端与滤波电感T3的引脚③连接,所述滤波电感T3的引脚②和引脚④作为输出端与LED灯4的正极端连接。
所述LED驱动电路4包括LED驱动芯片Q3,所述LED驱动芯片Q3的引脚①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LED驱动芯片Q3的引脚②通过电阻R30接地,所述LED驱动芯片Q3的引脚③接地,所述LED驱动芯片Q3的引脚④通过电阻R28与控制器5连接,所述LED驱动芯片Q3的引脚⑤与LED灯3负极端连接。
所述相位整形电路6包括桥式整流器件D4和光电耦合器U4,所述桥式整流器件D4的引脚①通过电阻R25与火线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件D4的引脚③与零线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件D4的引脚②和引脚④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件D4的引脚②和引脚④之间连接有电阻R26,所述光电耦合器U4的一输出端与5V电源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4的另一输出端与控制器5连接。
所述复位电路8包括三极管Q2和光电耦合器U5,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4与光电耦合器U5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33,所述电阻R33另一端分别通过电阻R32与直流电源连接和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端与光电耦合器U5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一输出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5的另一输出端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转换效率高,亮度高,更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星电子(中山)有限公司,未经卫星电子(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0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触摸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0~10V的RF无线控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