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FC和蓝牙融合的电子书报亭装置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9930.8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荣;李伟;夏文超;郭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5/02 | 分类号: | H04B5/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fc 蓝牙 融合 电子 书报亭 装置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基于NFC和蓝牙融合的电子书报亭装置,其特征包括由控制服务器、多个移动终端、多个智能控制端组成;
所述的智能控制端是包含有触控显示屏、CPU处理器、存储器、NFC模块、蓝牙模块以及NFC软件的显示设备;
所述的移动终端包含有NFC应用、NFC模块、蓝牙模块及CPU处理器;
所述的控制服务器与多个智能控制端通过传输信道连接,构成星状网络,控制服务器负责智能控制端的接入鉴权和管理控制;
操作智能控制端的触控显示屏发出请求下载资源信息,智能控制端中的CPU处理器根据请求的下载次数判断资源信息的位置,若资源信息在控制服务器中,需要通过传输信道向控制服务器发出下载请求并将下载的资源信息缓存在智能控制端的存储器中,若资源信息在智能控制端的存储器中,则不需要向控制服务器发出下载请求;智能控制端中的CPU处理器将资源信息传递到NFC软件,NFC软件激活NFC模块和蓝牙模块后向CPU处理器回复响应,智能控制端的触控显示屏显示提示用户建立连接的信息;
用户打开移动终端中NFC应用,NFC应用检测并启动移动终端中NFC模块和蓝牙模块,启动完成后提示用户已准备好接收文件;用户将移动终端触碰智能控制端中NFC芯片所在区域,移动终端和智能控制端中的两个NFC模块快速建立连接,激活在移动终端和智能控制端中的两个蓝牙模块并建立传输信道,智能控制端的触控显示屏显示提示用户连接已建立的信息;智能控制端的NFC软件根据收到的资源信息,从智能控制端的存储器选取相关资源信息通过蓝牙链路发送到移动终端,发送完成后蓝牙链路断开,智能控制端和移动终端的蓝牙模块关闭,NFC模块保持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和蓝牙融合的电子书报亭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服务器和智能控制端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构成星状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NFC和蓝牙融合的电子书报亭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可以是包含NFC模块、蓝牙模块和NFC应用的移动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NFC和蓝牙融合的电子书报亭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5.一种基于NFC和蓝牙融合的电子书报亭装置的实现方法,基于包括由控制服务器、多个移动终端、多个智能控制端组成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服务器与多个智能控制端通过传输信道连接,构成星状网络,传输信道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方式;控制服务器负责智能控制端的接入鉴权和管理控制;
步骤2:在操作智能控制端的触控显示屏上,操作请求下载资源信息,通过传输信道控制服务器向智能控制端传输资源信息,智能控制端的CPU处理器将下载的资源信息缓存在智能控制端的存储器中,并将资源信息传递到NFC软件,NFC软件激活NFC模块和蓝牙模块后向CPU处理器回复响应,智能控制端的触控显示屏显示提示用户建立连接的信息;
步骤3:用户打开移动终端中NFC应用模块,NFC应用检测并启动移动终端中NFC模块和蓝牙模块,启动完成后提示用户已准备好接收文件;用户将移动终端触碰智能控制端中NFC芯片所在区域,在移动终端和智能控制端中的两个NFC模块快速建立连接;激活在移动终端和智能控制端中的两个蓝牙模块并建立传输信道,智能控制端的触控显示屏显示提示用户连接已建立的信息;
步骤4:智能控制端的NFC软件根据收到的资源信息,从智能控制端的存储器选取相关资源信息通过蓝牙链路发送到移动终端;
步骤5:发送完成后,蓝牙链路断开,智能控制端和移动终端中的蓝牙模块关闭, NFC模块保持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NFC和蓝牙融合的电子书报亭装置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步骤中:
对于移动终端下载的某类资源信息达到一定次数时,智能控制端本地直接通过蓝牙链路,发送相关资源信息到移动终端;对于移动终端下载次数没有达到某一限度的资源信息,则先通过控制服务器与智能控制端间的传输信道,将资源信息从控制服务器转发到智能控制端的存储器中,智能控制端再通过蓝牙链路,将资源信息转发到移动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99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辊组件润滑油道密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除道路压实雪推雪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