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9441.2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8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庞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迈(常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0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氧机,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制氧机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脱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是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目前,小型家用制氧机已经成为了非常畅销的保健产品,选择一台好的制氧机,能帮助我们科学地开展氧保健。但是,目前的制氧机存在工作噪声大,空气前处理方法过于简单导致分子筛使用寿命变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噪声小、分子筛吸附塔使用寿命长的制氧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单向连接的空气过滤器、进气消声器、压缩机、冷凝器、吸附装置、储氧罐、调压阀、过滤器、氧气流量计、湿化杯和出氧口。
空气由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进气口进入,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消声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进气消声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吸附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吸附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储氧罐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储氧罐的出气口与所述调压阀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调压阀的出气口与所述过滤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氧气流量计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氧气流量计的出气口与所述湿化杯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湿化杯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氧口相连。
以上各部分的功能为:
空气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水分和灰尘等杂质;
进气消声器:用于消除空气进入所述压缩机进气口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
压缩机:用于产生压缩空气;
冷凝器:用于冷凝压缩空气中残存的水分,水分冷凝后通过节流阀由雾化出口排出,保证进入所述吸附装置的压缩空气中无水分,从而提高吸附装置的使用寿命;
吸附装置:用于持续生产高纯度氧气,氧气纯度大于90%,所述吸附装置具备加压时氮气吸附,氧气通过所述吸附装置后被收集至储氧罐;降压时氮气被释放,实现所述吸附装置的再生;
储氧罐:用于储存高纯度氧气;
调压阀:用于调节氧气由所述储氧罐出气口排出的压力;
过滤器:用于过滤高纯度氧气中的杂质;
氧气流量计:用于控制高纯度氧气的输出流量;
湿化杯:用于加湿高纯度氧气,使高纯度氧气在给患者使用时保证舒适性;
出氧口:直接与患者鼻腔或口鼻相连,用于给患者输送高纯度氧气。
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还与雾化出口相连,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与所述雾化出口之间设置有节流阀。
所述雾化出口通过节流阀的调节排出压缩空气中的水分。
所述吸附装置个数为至少2个且并排设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分气控制阀、气动阀和分子筛吸附塔,所述分气控制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相连,所述分气控制阀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动阀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气动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分子筛吸附塔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分子筛吸附塔的出气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储氧罐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分气控制阀用于控制由冷凝器输出的压缩空气分配给每个吸附装置的量,当有2个吸附装置时,一般是开打一个吸附装置的分气控制阀,使这个吸附装置进行加压吸附制氧工作,当这个吸附装置吸附量饱和后,关闭此分气控制阀,开始降压再生吸附装置,同时打开另一个吸附装置的分气控制阀,开始加压吸附制氧工作,如此往复循环,实现连续制氧;
所述气动阀用于调节压力;
所述分子筛吸附塔内装有分子筛吸附介质,用于加压时吸附压缩空气中的氮气而收集氧气,降压时释放被吸附的氮气从而实现分子筛吸附介质的再生。
每个所述分子筛吸附塔之间通过均压阀连接。
所述均压阀用于使每个所述分子筛吸附塔内的压力相同。
所述分气控制阀和均压阀均由控制板控制。
所述气动阀的进气口还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直接连接。
所述吸附装置的个数为2个。
所述气动阀的出气口还与排气消声器相连。
所述排气消声器用于消除压缩空气由气动阀出气口输出时的空气动力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迈(常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科迈(常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9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液体瓶瓶口下塞装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