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集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9327.X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1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葆;刘俊;吴丹;王小磊;米庆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42 | 分类号: | H01S3/042;H01S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倍频 紫外 固体激光器 集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器固定集成装置,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由LD侧泵式聚集能量,然后通过倍频晶体与合频晶体使激光波长缩短至原有的1/3。然而,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的泵浦源、倍频晶体与合频晶体的位置要严格的在一条水平线上,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对其位置进行固定。与此同时,激光器在工作是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利用冷却系统对其进行温度控制。这样,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在工业上应用时,除了激光器内部需要多个镜架、支撑架,冷却装置也增大了整个激光装置的尺寸,而且由于工业加工的时候会产生振动,常常需要调整光路。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在加工方面的应用。因此,缩小整个激光装置的尺寸并将激光器的倍频装置、冷却装置、工作头一体化集成装配的方法,对于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在加工上应用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将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冷却装置、工作头都装配在一起的轻便型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集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集成装置,该装置包括有箱体和箱盖;具体而言,箱体包括倍频装置安装孔、分离调Q控制器和温控炉控制器的分隔板、温控炉安装孔、调Q控制器安装孔、出水口分水器安装孔、入水口分水器安装孔、泵浦模块电极安装孔、分隔板支撑杆a、分隔板支撑杆b、出光口;箱盖上设有调Q控制器通风口;箱体的底部配有倍频装置安装孔、温控炉安装孔、入水口分水器安装孔、泵浦模块电极安装孔、分隔板支撑杆a、分隔板支撑杆b;箱体内部配有分离调Q控制器和温控炉控制器分隔板;分离调Q控制器和温控炉控制器分隔板上设有调Q控制器安装孔、出水口分水器安装孔;箱体侧面设有出光口,箱盖上设有调Q控制器通风口。
倍频装置下表面与箱体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温控炉下表面与箱体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入水口分水器下表面与箱体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分离调Q控制器和温控炉控制器分隔板的侧面与箱体两侧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分离调Q控制器和温控炉控制器分隔板的下表面与分隔板支撑杆a、分隔板支撑杆b上表面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调Q控制器的下表面与分离调Q控制器和温控炉控制器分隔板的上表面连接并用螺丝固定,出水口分水器下表面与分离调Q控制器和温控炉控制器分隔板上表面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最后再将箱盖盖上并用螺丝紧固来密闭空间。
冷却换能器、电极和整形光学系统固定在一个紧凑的箱体内部,减小整机体积;箱体配有倍频装置安装孔可以使光学系统固定无需后期调整和维护;箱体加工有进水口分水器安装孔、出水口分水器安装孔、电极安装孔、出光口;出光口可装配聚焦镜组或工业用加工头;箱盖配有调Q控制器通风口,可实现对箱体内的温度控制功能。
倍频装置安装孔安装倍频装置,在温控炉安装孔安装温控炉控制器并和箱体底板上表面紧密连接在一起;在调Q控制器安装孔安装调Q控制器并和分离调Q控制器和温控炉控制器分隔板上表面紧密连接在一起;在出水口分水器安装孔安装分水器并和箱体底板上表面紧密连接在一起,出水口分水器安装孔冷却流体管道引出并与制冷装置连接;进水口分水器安装孔安装分水器并和箱体底板上表面紧密连接在一起,进水口分水器安装孔安装冷却流体管道并与制冷装置连接;在电极安装孔安装泵浦模块电极连接头并与泵浦模块相连。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将整形光学系统、电极、冷却装置、工作头一体化集成,无需后期调整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集成装置箱体示意图。
图2为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集成装置箱盖示意图。
图3为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集成装置主体主视图。
图4、图5为大功率三倍频紫外固体激光器集成装置主体剖视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倍频装置安装孔,4、分离调Q控制器和温控炉控制器的分隔板,5、温控炉安装孔,6、调Q控制器安装孔,7、出水口分水器安装孔,8、入水口分水器安装孔,9、泵浦模块电极安装孔,10、分隔板支撑杆a,11、分隔板支撑杆b,12、出光口,13、调Q控制器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内容,详细介绍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9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发动机机匣强度试验模拟加载多余力消除装置
- 下一篇:安全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