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88152.0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章绍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液晶显示面板的产品应用持续增加,更轻更薄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但是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不能发光,需要由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以实现液晶面板的图像显示。但是随着液晶显示装置不断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背光模组越来越需要窄边框和薄型化。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扩散板、导光板、光导管及光源。光学膜片设置于扩散板的上方,扩散板设置于导光板的上方。光导管位于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用于导入光源发出的光线。但是,由于光源有较宽的光束角,因此无论光导管如何设计都会有一部分的光线无法在光导管内全反射而形成漏光,从而降低了进入导光板内的入光量。另外,由于组装以及其它原因使光导管与导光板未能完全紧密贴合,可能在光导管与导光板之间的界面上形成气缝,不利于光线从光导管进入导光板,从而使进入导光板的入光效率大幅度降低。因此,这种背光模组的出光亮度不够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窄边框且出光亮度较高的背光模组。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模组及与该导光模组光学耦合的光源模组。导光模组包括后盖和固定在后盖上的导光板,后盖上开设有与光源模组相配合的第一入光孔。光源模组包括一个外壳,收容于外壳内且相对于后盖倾斜设置的至少两个光源,一个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透镜。透镜具有多个分别与至少两个光源相配合的聚光部以及一个与多个聚光部相对并与第一入光孔光学耦合的出光部。
上述背光模组通过在后盖设置第一入光孔,使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的下方进入导光板,即由传统背光模组的侧入式的光源设置转变为直下式,实现了背光模组的窄边框的效果。上述光源模组中的至少两个光源倾斜设置,并且该透镜具有多个分别与至少两个光源相配合的聚光部,聚光部可以收敛光源射出的发散光线,使得上述背光模组可以有效降低光线向导光板传输过程中的漏光量,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出光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导光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光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光源模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光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8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