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滚动轴承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1440.3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维;苑士华;胡纪滨;吴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滚动轴承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体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高速传动装置中滚动轴承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使得轴承温升过高,合理的润滑方式及装置可以有效带走轴承产生的热量,降低轴承温升。滚动轴承在高速运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喷入轴承的润滑油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轴承外圈滚道,从而使得轴承内圈的润滑油量减少甚至不足,而轴承内圈又在高速旋转,这使得轴承内圈的温度远高于外圈,轴承内圈温升过高,容易使内圈产生磨损和焦灼,从而损坏轴承的使用性能,进而影响到整个传动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有必要从轴承的润滑装置入手,改善轴承的润滑状态,降低轴承温升,提高轴承和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轴承内外圈润滑、散热都较均匀的轴承润滑装置,以实现轴承均匀散热、润滑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滚动轴承润滑装置,它包括:轴承、进油套与配油套;轴承进一步包括:轴承外圈、滚动体以及轴承内圈;
进油套的一侧端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将进油套分为内圈与外圈两个部分,内圈沿轴向的高度低于外圈沿轴向的高度,且外圈的内壁为一斜面;在进油套的内圈设有横向主油道,在进油套的外圈上设有与横向主油道垂直相通的进油孔;
配油套的一侧端面设有水平延伸结构,在水平延伸结构的边缘处还设有向配油套的另一侧端面方向延伸的轴向延伸结构;水平延伸结构上设有内凹的内圈散热储油腔,在内圈散热储油腔的外圈设有与其相通的内圈润滑油入口;内圈散热储油腔的腔体内设有横向分油道,横向分油道贯穿配油套的水平延伸结构;
整体连接关系为:滚动体安装于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之间,主轴安装在轴承内圈;配油套套接在主轴上,其水平延伸结构与轴承内圈接触,水平延伸结构上的内圈润滑油入口与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之间的空腔相通;进油套套接在配油套的外部,其外圈的端面与轴承外圈接触,进油套内圈的上端面与配油套水平延伸结构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纵向主油道,纵向主油道与横向分油道相通;进油套内圈的侧壁与配油套轴向延伸结构之间形成横向节流油道,进油套的凹槽与配油套轴向延伸结构之间形成纵向分油道,进油套的外圈与配油套轴向延伸结构之间形成楔形的喷油润滑储油腔,喷油润滑储油腔与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之间的空腔相通,相通处为喷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在轴承一侧设置特殊的润滑油道,使进入润滑系统的润滑油既能实现喷油润滑的作用,又可以使轴承内圈保持一定的润滑油量,避免轴承内圈在高速离心力作用下润滑油过少,温升过高;轴承内圈一侧的储油腔还可以起到冷却轴承的作用。
(2)本发明中的节流油道可以在轴承受到载荷时自动调节间隙,调整润滑油的供给量,从而提供给轴承所需的润滑油量。
(3)本发明可以使轴承润滑更加均匀,内圈温升更低,有助于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速滚动轴承润滑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进油套的左视图;
图4为配油套的左视图。
其中,1—轴承外圈,2—滚动体,3—轴承内圈,4—主轴,5—进油套,6—配油套,7—进油孔,8—横向主油道,9—纵向主油道,10—喷嘴,11—横向分油道,12—内圈散热储油腔,13—润滑油出口,14—内圈润滑油入口,15—横向节流油道,16—纵向分油道,17—喷油润滑储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2,一种高速滚动轴承润滑装置,它包括:轴承、进油套5与配油套6;轴承进一步包括:轴承外圈1、滚动体2以及轴承内圈3;
参见附图3,进油套5的一侧端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将进油套5分为内圈与外圈两个部分,内圈沿轴向的高度低于外圈沿轴向的高度,且外圈的内壁为一斜面;在进油套5的内圈设有横向主油道8,在进油套5的外圈上设有与横向主油道8垂直相通的进油孔7;
参见附图4,配油套6的一侧端面设有水平延伸结构,在水平延伸结构的边缘处还设有向配油套6的另一侧端面方向延伸的轴向延伸结构;水平延伸结构上设有内凹的内圈散热储油腔12,在内圈散热储油腔12的外圈设有与其相通的内圈润滑油入口14;内圈散热储油腔12的腔体内设有横向分油道11,横向分油道11贯穿配油套6的水平延伸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1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渣机推力轴承座与冷渣机
- 下一篇:便携式耕地坡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