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水洗衣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8773.0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广生 |
主分类号: | D06F39/08 | 分类号: | D06F39/0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节水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注重环保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洗衣机帮助人们解决了洗衣的难题,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广泛应用于每个家庭中,现有洗衣机的程序设置为洗衣和漂洗的几个洗衣过程,其中每个过程结束均将使用过的水直接排除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水洗衣机,这种节水洗衣机可以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节水洗衣机,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洗衣机本体,在所述洗衣机本体的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的循环管路上设置有通过泵与电磁阀连通的多个置水单元,洗衣机本体进水口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泵与电磁阀的电控端与所述洗衣机的控制器相连接。
上述节水洗衣机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置水单元包括第一置水单元、第二置水单元和第三置水单元,所述洗衣机本体的出水口与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置水单元的进水口、所述第二置水单元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三置水单元的进水口分别相连通,所述第一置水单元及所述第二置水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洗衣机本体的进水口分别相连通,所述第一置水单元、所述第二置水单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三置水单元的进水口设置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三置水单元的出水口作为独立出水端。
进一步的:所述置水单元为水箱或桶或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现水的循环使用,不但降低了洗衣的成本,减少了家庭的开支还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图1所示的节水洗衣机,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洗衣机本体6,在洗衣机本体6的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的循环管路上设置有通过泵5与电磁阀4连通的三个水箱,洗衣机本体6的出水口与泵5的进水口相连通,泵5的出水口与第一水箱1、第二水箱2及第三水箱3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一水箱1及第二水箱2的出水口与洗衣机本体6的进水口相连通口,第一水箱1及第二水箱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4;第三水箱的进水口设置有电磁阀4,第三水箱的出水口设置有阀门并作为独立出水端;洗衣机本体6进水口与自来水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泵5与电磁阀4的电控端与洗衣机的控制器相连接。
实施例二
置水单元为桶,桶为三个;其实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置水单元为盆,盆为四个;其实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工作时,洗衣机的控制器控制第一水箱出水口电磁阀门打开,第一水箱的水进入洗衣机,当水位达到洗衣机的预定值时,洗衣机的控制器控制第一水箱出水口电磁阀门关闭,洗衣机进入洗衣程序;洗衣程序结束时,洗衣机的控制器控制泵运转,同时将洗衣机出水口与第三水箱进水口之间的电磁阀门打开,水进入第三水箱,出水结束时,洗衣机的控制器控制洗衣机出水口与第三水箱进水口之间的电磁阀门关闭,同时将第二水箱出水口与洗衣机进水口之间的电磁阀门打开,第二水箱的水进入洗衣机,当水位达到洗衣机的预定值时,洗衣机的控制器控制第二水箱出水口电磁阀门关闭,洗衣机进入第一漂洗程序;第一漂洗程序结束时,洗衣机的控制器控制泵运转,同时打开洗衣机出水口与第一水箱进水口之间的电磁阀门,水进入第一水箱,出水结束时,洗衣机的控制器控制洗衣机出水口与第一水箱进水口之间的电磁阀门关闭,同时将洗衣机进水口的自来水电滋阀门打开,当水位达到洗衣机的预定值时,洗衣机的控制器控制自来水电磁阀门关闭,洗衣机进入第二漂洗程序;第二漂洗程序结束时,洗衣机的控制器控制泵运转,同时将洗衣机出水口与第二水箱进水口之间的电磁阀门打开,水进入第二水箱,出水结束时,洗衣机的控制器控制洗衣机出水口与第二水箱进水口之间的电磁阀门关闭,完成整个洗衣过程。
本发明实现水的循环使用,不但降低了洗衣的成本,减少了家庭的开支还节约了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广生,未经杨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8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过载与角速度测量的导弹俯仰通道简单滑模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抓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