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法冶炼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7281.X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齐红斌;张正位;李自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6 | 分类号: | C22B1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法 冶炼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火法冶炼铜的方法,涉及一种火法冶炼铜过程炉窑配置方法的改进。
技术背景
在火法冶炼铜、镍、钢铁过程中,普遍按照熔炼→吹炼→精炼进行炉窑配置,其中应用转炉作为吹炼炉窑的主要选择,已有100多年历史。转炉吹炼是指利用鼓入空气中的O2,与炉内冰铜(Cu2S、FeS、等金属硫化物)反应放热,除铁脱硫得到粗铜冶金过程。转炉吹炼不消耗能源,所以成本低廉,在国内外冶金行业大量采用。由于转炉是间断吹炼,吹炼时造铜期和造渣期烟气波动大,停吹则无烟气排送,烟气波动造成的与化工制酸匹配困难,成为制约转炉生产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存在的不足,提供能有效解决转炉生产时烟气稳定性差,导致化工制酸困难及环境污染问题的火法冶炼铜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
一种火法冶炼铜的方法,按照熔炼→吹炼→精炼进行炉窑配置,其特征在于其吹炼过程设置3台转炉,且吹炼过程至少有两台转炉处于吹炼作业状态。
本发明的一种火法冶炼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吹炼作业时,将每台转炉单炉作业按照6个阶段分区,三台转炉作业进度分别外于不同的分区。
本发明的一种火法冶炼铜的方法,为了研究在制酸能力不足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转炉生产能力,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和发明了该种“循环式”作业模式,在3台转炉作业时确保绝大部分时间有2台以上转炉处于吹炼状态。三台转炉生产时,作业进度分别错开一定时间,每台转炉单炉按照6个阶段分区,熔炼系统炉窑(闪速炉、底吹炉、侧吹炉、电炉、鼓风炉等)根据转炉状况在停吹期定时完成定量冰铜排放;同阶段多台转炉分别为不同吹炼期,在某台单炉停吹期内进行其他转炉的吹炼作业,通过保持转炉吹炼连续性保持化工持续烟气供应。转炉烟气二氧化硫浓度较低,通过此作业制度稳定转炉烟气,与高浓度二氧化硫混气后制酸,可以解决低浓度烟气持续、稳定制酸的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火法冶炼铜的方法,按照熔炼→吹炼→精炼进行炉窑配置,其吹炼过程设置3台转炉,且吹炼过程至少有两台转炉处于吹炼作业状态主要组成部分
单炉分区作业制度——根据转炉周期性作业特点,将单炉期分为六个吹炼阶段,S1、S2、B1、B2四个固定期以及S3、B3两个灵活期。每个区间的具体吹炼时间,根据熔炼炉窑的冰铜品位、产率、吹炼转炉的规格、氧浓等来确定。进行吹炼作业时,将每台转炉单炉作业按照6个阶段分区,三台转炉作业进度分别外于不同的分区。进行吹炼作业的转炉为PS吹炼炉窑。
表1三台转炉处理低品位冰铜时作业模式
注:表中S1、S2、S3---━为一周期吹炼时间
B1、B2、B3---━为二周期吹炼时间
“a、b、c、d、e、f”等表示吹炼或停吹时间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因转炉烟气含S02浓度低、波动大,无法稳定制酸的难题,而且消除了因转炉低浓烟气高排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在多台转炉应用于生产时,改变了秩序生产困难的问题,为低品位冰铜系统生产组织、产能提升、烟气匹配制酸提供了可行高效的生产模式。而且此作业模式成本低廉,几乎不需增加投资。通过制定操作时间节点模式即可实现,在同等条件下,转炉送风时率、系统产能等均有明显提升,根治转炉烟气高排环境污染,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7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蒜浓缩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去除工业废水中苯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