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光色法台式应力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6457.X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4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尚修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精创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4 | 分类号: | G01L1/24;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 台式 应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仪,特别涉及一种感光色法台式应力仪。
背景技术
物体受不均匀冷却或机械作用后会产生内应力,应力仪是一种用来检查透明物体内应力大小和分布状况的仪器,这种透明物体具有光学双折射的特性,因为被测透明物体的这种特性,有的透明物体无法通过一般的应力仪分析内部的应力状况,其内部质量问题复杂,因此不能通过上述应力仪分析应力,再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得到分析结果,因而限制了应力仪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观察到光学双折射现象,从而快速、连续地分析出光学玻璃、玻璃或其它透明物体的内应力状况的感光色法台式应力仪。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光色法台式应力仪,包括机箱和仪器架,所述仪器架固定于机箱上,所述机箱内安装有光源,试样放置于机箱上方,所述机箱的上表面设有起偏镜,所述光源和起偏镜之间安装有均光板,仪器架的观察窗口内位于试样的正上方设置一检偏镜,所述起偏镜和检偏镜的光轴相互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偏镜的下方安装一全波片,所述全波片的光轴与起偏镜的光轴呈一定夹角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起偏镜和检偏镜均为偏振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透过被测透明物体,本发明的应力仪可以观察到光学双折射现象,从而快速、连续地分析出光学玻璃、玻璃或其它透明物体的内应力状况,从而解决了难以通过数学方法解决的、非常复杂的产品内部质量问题,本仪器不仅在光学玻璃、光学仪器、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等工业生产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建材、灯具、制药、饮料、工艺品安全防爆指标的检验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在水晶饰品制作、地质矿产、材料科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机箱;2-仪器架;3-光源;4-试样;5-起偏镜;6-均光板;7-检偏镜;8-全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感光色法台式应力仪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机箱1和仪器架2,所述仪器架2固定于机箱1上,所述机箱1内安装有光源3,试样4放置于机箱1上方,所述机箱1的上表面设有起偏镜5,所述光源3和起偏镜5之间安装有均光板6,仪器架2的观察窗内位于试样4的正上方设置一检偏镜7,所述起偏镜5和检偏镜7的光轴相互垂直,由光源3发出的光束,通过均光板6透过起偏镜5变为平面偏振光,再投射到被测试样4上,所述检偏镜7的下方安装一全波片8,所述全波片8的光轴与起偏镜5的光轴呈夹角设置,所述起偏镜和检偏镜均为偏振片。
上述仪器的工作原理采用偏振光干涉的原理,如果被测试样4是具有双折射性质的,通过检偏镜7将看到具有应力特征的干涉色。
干涉色决定于光程差的大小,光程差决定于双折射的大小和被测样的厚度,可用下式表示:
R=(n1-n2)d
公式中 R——光程差
d——被测试样的厚度
(n1-n2) ——双折射常数(寻常光和非常光的折射率差)
由于光程差是以纳米计的微小长度,试样的厚度以厘米计又比较实际,在光学玻璃应力双折射质量指标的评定中,国家标准规定以单位厘米厚度材料的光程差δ(nm/cm)来表征:
δ=R/t
公式中 R——光程差 单位:纳米(nm)
t——光学玻璃试样的厚度 单位:厘米(cm)
要说明一点:如果没有检偏镜7下部的全波片8,也会产生具有应力特征的干涉色,但光程差在200-300nm以下时,干涉色只呈现轻微的灰白色。光程差越小,灰白色越淡,越难以察觉干涉色的变化。可是,当光程差为560nm时变得非常灵敏,干涉色的微小变化也能被察觉。为此,在本仪器中引入了一块光程差为560nm的全波片。此时,空白视场中呈现为一级紫红干涉色。由于全波片显著地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因此,全波片也叫做灵敏片,又叫一级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精创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精创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64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电荷密度水溶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射流引桩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