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中药汤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3722.9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晨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0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朱晓熹 |
地址: | 250355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咽炎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中药汤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的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依据病程的长短和病理改变性质的不同,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部有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可有咳嗽、恶心等。主要由其分泌物及肥大的淋巴滤泡刺激所致。本病极为常见,以成年人居多,症状反复,病程长,往往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西医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方面,主张采取病因治疗(如戒烟酒、节制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炎症等),而临床手段则主要是局部治疗(如口腔清洁法、局部涂药法、消除淋巴滤泡法)。由于本病病因病机复杂,局部治疗虽然可以暂时性改善局部病理,但未能有效调整引起咽炎的全身性功能失调状态,因此咽炎症状反复,难以痊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急、慢性咽炎的中药汤剂,能够养血润燥、降火利咽、养阴生津、理气化痰,改善本病对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当归15克,玉竹15克,赤芍15克,黄芪15克,党参15克,麦冬15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枸杞子10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龟板1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葛根10克,石斛10克,山豆根10克,枳壳10克,丹皮10克,黄芩8克,木通8克,厚朴8克,甘草6克。
制备及服用方法:先将上述原料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两遍药液混一起,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连服20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玉竹:甘,平。入肺、胃经。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气虚血脱,表虚自汗、盗汗。
党参: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脾胃虚弱,气血两亏,治体倦无力,肺气亏虚。治食少,口渴,久泻,脱肛。及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
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枸杞子:甘,平。入肝、肾经。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柴胡:辛、微苦、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本品疏达善透,长于疏解肝胆郁热,又能疏肝理气,为治疗肝胆郁热、肝郁气滞所致胁肋疼痛要药。药理研究证实:柴胡有较强的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镇静、镇痛等作用。
郁金:辛苦,凉。入心、肺、肝经。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黄疸。
龟板:能滋阴潜阳,清热去湿、消除骨热、眩晕、耳鸣等。
知母:苦,寒。入肺、胃、肾经。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玄参:苦咸,凉。入肺、肾经。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
葛根:甘辛,平。入脾、胃经。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
石斛:甘淡微咸,寒。入胃、肺,肾经。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
旱莲草:甘酸,凉。入肝、肾经,凉血,止血,补肾,益阴。治吐血,咳
山豆根: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晨,未经张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3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油机电机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远光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