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71182.0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6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游万益;戴宏骐;苟亚娟;张汝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4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表面组装技术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以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数据等。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组。所述导电端子组的焊接部自绝缘本体伸出,以焊接在电路板上。
为了满足电子产品传输信号稳定、传输效率高的要求,现需要保证电连接器的通信稳定性较强。但是,现有SFF电连接器的固定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结构不稳定,从而在使用时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易晃动及发生接触,进而导致通信不稳定。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SFF电连接器作进一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可防止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晃动及发生接触,保证通信稳定。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部和自所述对接部的相对两侧边分别向后延伸的一对延伸壁,所述对接部与所述一对延伸壁共同形成收容空间;
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座并暴露在外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座并暴露在外部,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对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座具有与对接部抵接的第一前壁、与所述第一前壁相对设置的第一后壁、与所述第一前壁和第一后壁相连的第一底壁、以及自所述第一底壁内凹形成的容置槽,所述第二固定座收容在所述容置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两侧壁向外突伸形成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两侧壁向外突伸形成有第二凸块,所述一对延伸壁上分别设有与相应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配合的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具有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一底壁且暴露在外部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固定座还具有自第一底壁向下突伸形成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面与第一焊接部的上表面抵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形成有以部份暴露位于第一固定座内的第一导电端子组的若干散热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部内开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的上下两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以收容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端子收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部还包括朝向对接连接器的对接面、自所述对接面向后凹陷形成且分别与端子收容槽连通的散热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收容槽贯穿所述对接部并与所述收容空间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部的一侧壁上形成有定位槽并且该定位槽延伸至延伸壁,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收容在所述定位槽内的接地端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一体成型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一体成型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结构稳定,从而防止第一导电端子组与第二导电端子组晃动及发生接触,保证通信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为一SFF插座连接器,其用表面组装技术安装于电路板(未图标)上,并可与对应的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第一导电端子组20和第二导电端子组30、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一侧的接地端子40以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0上以分别固定第一导电端子组20和第二导电端子组30的第一固定座50和第二固定座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1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固持装置的移动终端
- 下一篇:具有漏电保护的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