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藻渔网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69662.3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7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方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亚塑网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渔网,尤其涉及一种防藻渔网。
背景技术
现代渔网主要采用聚乙烯,尼龙等原料进行加工,其中聚乙烯渔网,是采用聚乙烯材料经熔融塑化、纺丝、合股捻线织成的,用于海洋拖网、围网、抗风海网箱等,有较长的使用周期,和更高的捕捞效率,但是聚乙烯本身的力学性能一般,拉伸强度较低,抗蠕变性不好,就导致传统聚乙烯渔网的强度、耐磨性能、韧性不适宜于复杂海底和大风大浪环境捕捞作业,降低了渔具的使用寿命,不仅浪费资源,还直接影响渔获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藻渔网。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藻渔网,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91-100、聚氧化乙烯12-15、硫氰酸亚铜2-3、吡啶硫酮锌0.8-1、苯基三乙氧基硅烷3-4、改性增塑剂4-5;
所述的改性增塑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1.2、二辛酯2-2.3、柠檬酸三丁酯1.2-1.4、花生油2-2.3、松节油1-1.2、桉树油0.3-0.4、聚异二烯1.2-1.4、吗啉0.2-0.3、防老剂MB 1-1.2、过氧化甲乙酮0.2-0.3、苯乙烯1.2-1.4、纳米二氧化钛0.2-0.3;
将上述过氧化甲乙酮滴加到其它各物料混合物中,搅拌反应60-90分钟,升温至120-130℃,搅拌反应2-3小时,即得所述改性增塑剂。
一种防藻渔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重量的15-20%与聚氧化乙烯混合,在100-120℃下保温反应10-12分钟,加入硫氰酸亚铜,降低温度为常温,加入剩余各原料,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牵伸、定型、纺制,即得所述防藻渔网。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生产的渔网具有很好的防藻效果,便于清洗,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藻渔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公斤)的原料组成的: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00、聚氧化乙烯15、硫氰酸亚铜2、吡啶硫酮锌0.8、苯基三乙氧基硅烷4、改性增塑剂4;
所述的改性增塑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2、二辛酯2.3、柠檬酸三丁酯1.4、花生油2.3、松节油1.2、桉树油0.4、聚异二烯1.4、吗啉0.3、防老剂MB 1.2、过氧化甲乙酮0.3、苯乙烯1.4、纳米二氧化钛0.3;
将上述过氧化甲乙酮滴加到其它各物料混合物中,搅拌反应90分钟,升温至120-130℃,搅拌反应2-3小时,即得所述改性增塑剂。
一种防藻渔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上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重量的20%与聚氧化乙烯混合,在120℃下保温反应12分钟,加入硫氰酸亚铜,降低温度为常温,加入剩余各原料,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牵伸、定型、纺制,即得所述防藻渔网。
单丝性能测试: 断裂伸长率15.1%;
抗张度(KG)54.6;
结强度(KG)37.4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亚塑网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巢湖亚塑网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9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