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69199.2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6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波平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装置(灭火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通的交通工具,同时,汽车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汽车交通事故失火或自燃或落水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而汽车事故灭火和及时逃生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现有的车用灭火装置主要是在车内配置普通的灭火器,仅用于汽车发生火灾时达到灭火的目的。现有车用灭火器的缺点在于:功能单一(如图1所示,一般只有灭火功能)。目前时常有汽车冲入水中造成人员伤亡的报道,而车载的灭火器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水中行驶的船翻后,船载的灭火器也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另外,由于汽车火灾原因多数由于交通事故造成,汽车一旦出现事故,因事故中车辆变形或安全带卡住,驾驶员不能及时解开安全带和打开车门将会威胁到生命的安全,当汽车出现事故时,司机要能用方便的工具打开或者切断绑住身体的安全带,打碎车窗,以便能爬出窗外逃生,并可以使用灭火器扑灭因事故产生的初期火灾。但如今市场上只有单纯用于打碎车窗玻璃的救生锤或切割器,并没有能实现上述三种功能结合的灭火器。因此有必要推广一种新型的车用灭火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救生装置,该装置具有多种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救生装置,它包括灭火器,灭火器包括瓶体1、阀门2、提把3、压把4,瓶体1的上端设有阀门2,阀门2上设有提把3和压把4;其特征在于:阀门2上的灭火剂喷出口6处设有第一快接头,阀门2上的灭火剂喷出口6由第一快接头、第二快接头12与气袋10相连通,第二快接头12固定在气袋10的进气口处;瓶体1的底部固定有救生锤11;提把3上设有切割器16。
所述的切割器为切割刀15,切割刀15固定在提把3上并位于提把3上的切割口14处。
所述的阀门2上的灭火剂喷出口6处设有喇叭筒体13。
所述的提把3为环状,提把3上设有警示灯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集灭火、救生气袋(救生气囊)、救生锤和切割器功能于一体,更利于在发生车祸或火灾或落水时逃生,实现多项功能合一。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多种功能、结构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向图。
图5是本发明救生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或称容器、筒体),2-阀门(或称启闭阀),3-提把,4-压把,5-保险销,6-灭火剂喷出口,7-软管,8-喷管,9-固定带(箍),10-气袋(或称救生气袋),11-救生锤,12-第二快接头,13-喇叭筒体,14-切割口,15-切割刀,16-切割器,17-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图5所示,多功能救生装置,它包括灭火器、气袋10、救生锤11、切割器16,灭火器包括瓶体1、阀门2、提把3、压把4、保险销5,瓶体1的上端设有阀门2,阀门2上设有提把3和压把4,压把4上插有保险销5;阀门2上的灭火剂喷出口6处设有第一快接头,阀门2上的灭火剂喷出口6由第一快接头、第二快接头12与气袋10相连通(第一快接头与第二快接头连接),第二快接头12固定在气袋10的进气口处(如第一快接头采用螺母,则第二快接头采用带孔的螺杆;还可采用现有其它快速连接的方式);瓶体1的底部固定有救生锤11(如焊接,或嵌入固定;救生锤的下部为锥形;为1-6个救生锤);提把3上设有切割器16。
所述的气袋10由固定带(箍)固定在瓶体1上。
所述的切割器为切割刀15,切割刀15固定在提把3上并位于提把3上的切割口14处(提把3上设有切割口14)。
所述的阀门2上的灭火剂喷出口6处设有喇叭筒体13。
所述的灭火器为气体灭火剂型的灭火器,如:二氧化碳、氮气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波平,未经李波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9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番茄抗病虫害高效肥料
- 下一篇:一种腾散力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