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度定位结构及跨度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5469.2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危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定位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的基站天线安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天线安装的跨度定位结构及跨度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通过支撑杆将基站天线固定在高空,高空作业安装基站天线,一般采用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安装方式为采用分体安装的方式安装基站天线。先将单个上抱杆安装件安装在支撑杆上,基站天线连接有下抱杆安装件,将基站天线挂置于上抱杆安装件上,且将下抱杆安装件固定至支撑杆,以完成安装。
但是,分体安装的方式存在如缺陷,上、下抱杆安装件的跨度(也就是上、下抱杆之间的距离)无法预先控制,导致吊装基站天线时,出现安装空间内存在障碍物干涉等现象,导致无法安装,需要将基站天线下吊后,重新安装上抱杆安装件,调整上抱杆安装件的位置,出现返工的问题,不但浪费人力,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跨度定位结构及跨度定位方法,能够一次性安装到位基站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度定位结构,用于与上抱杆安装件配合,将基站天线安装至支撑杆,所述基站天线设有下抱杆安装件,所述基站天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抱杆安装件,所述基站天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下抱杆安装件固定至所述支撑杆,所述跨度定位结构包括限位端、自由端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限位端与所述自由端之间,且所述连接部呈长条状,所述限位端固定至所述支撑杆上的靠近所述上抱杆安装件的位置处,所述自由端自由下垂,所述连接部用于确定所述上抱杆安装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的位置是否满足安装所述基站天线的跨度范围。
其中,所述连接部的材质为线性材料。
其中,所述连接部为尼龙绳或蜡线。
其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多个标签,所述多个标签用于确定不同规格的长度范围。
其中,所述限位端通过螺丝固定或磁铁吸附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支撑杆。
其中,所述限位端定位于所述上抱杆安装件与所述支撑杆之间。
其中,所述自由端设有磁铁,所述磁铁吸附于所述支撑杆。
另一方面,本发明不提供一种跨度定位方法,用于确定上抱杆安装件固定于支撑杆上的位置是否满足安装基站天线的跨度范围,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度定位方法包括:预安装所述上抱杆安装件至所述支撑杆;安装跨度定位结构,所述跨度定位结构包括限位端、自由端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限位端与所述自由端之间,将所述限位端固定至所述支撑杆上的靠近所述上抱杆安装件的位置处,所述自由端自由下垂;判断所述跨度定位结构的连接部所在范围内是否存在影响所述基站天线安装的障碍物;若所述连接部所在范围内无影响所述基站天线安装的障碍物,则将所述上抱杆安装件紧固于所述支撑杆上,并拆除所述跨度定位结构。
其中,所述跨度定位结构的连接部选用线性材料的绳状物。
其中,所述跨度定位结构的自由端设有磁铁,安装所述跨度定位结构时,利用所述磁铁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磁吸力将所述自由端定位。
本发明提供的跨度定位结构及跨度定位方法,能够确定所述上抱杆安装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的位置是否满足安装所述基站天线的跨度范围,快速准确地确定上抱杆安装件的固定位置,使得基站天线的安装做到一步到位,无需返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跨度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跨度定位结构安装至支撑杆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度定位结构10,用于与上抱杆安装件20配合,将基站天线(未图示)安装至支撑杆30,所述基站天线上面固定连接一个下抱杆安装件(未图示),所述基站天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抱杆安装件20,所述基站天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下抱杆安装件固定至所述支撑杆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5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