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入式连接的灯头与灯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61194.5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7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倪志伟;袁良红;倪皓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技工学校;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33/46;H01R33/97;H01K1/42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33106 | 代理人: | 范荣新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入式 连接 灯头 灯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卡入式连接的灯头与灯泡。
背景技术
灯头与灯泡的连接包括两方面,一是电连接,一是机械连接,电连接使电源连通电致光元件,而机械连接使灯泡保持在与电源连接的状态并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因此,灯头与灯泡的连接装置包含了使灯泡安装在灯头上和接通导体的结构。传统的灯头与灯泡的连接装置有插口和螺口两种。其中插口灯泡的灯尾绝缘板上布有两个锡制电极,通过灯尾套上的横销与灯头套两侧的缺口勾连,同时灯头内顶部有两个弹性电极柱与灯泡上电极连接。螺口灯泡则在灯尾绝缘板中心布有一个锡制电极,通过灯尾套上的螺纹与灯头套上的螺纹连接,灯头套连接市电地线,市地火线经灯头内顶部的弹性电极片与灯泡上电极连接。所述弹簧电极,是指灯头上与灯泡上电极作接触连接的导体构件,触点经弹簧与灯头连接,由柱形导体和同轴螺旋弹簧构成弹簧电极柱,由片状导体及其自身形成的簧片构成弹簧电极片。上述两种结构中,插口灯泡的连接装置中灯泡两个横销或灯头两个缺口连接点很可能不在径线上,容易使灯泡歪斜,或导致电极接触不良;而螺口灯泡安装不方便,依灯尾轴线的转动也易使灯尾套与玻璃泡发生松脱。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有许多人对灯头与灯泡接口的连接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89217413.7“灯泡和灯头”介绍了一种在灯泡的灯尾绝缘板上有两枚针状灯脚、灯尾套上有环形凹槽,和在灯头上有两个插孔、灯头套上有两个凸形弹簧片构成的连接装置。但这种灯头与灯泡在连接时需要对准灯脚和插孔。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6201752.3“弹片卡入式灯头灯泡”介绍了一种在灯头套内两侧有凹形弹片及在灯泡两侧有凸形弹片,且所述两组弹片同时为电源火线和地线电极的连接装置。但这种结构灯泡上的弹片显然不安全和加装不方便,两者安装时也需要对准方向而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的卡入式连接的灯头与灯泡。
本发明提供的卡入式连接的灯头与灯泡,其中灯头内顶部中心有弹性电极经导体与灯头一接线桩连接,灯头套有向内凸出的弹簧片;灯泡的灯尾绝缘板中心有一电极,灯尾套上有环形凹槽;所述灯头套上弹簧片按灯头轴为中心等分布置有三个以上,各弹簧片上的凸出在同一与轴垂直的平面上,且与灯尾套上的环形凹槽相扣;所述灯头套上弹簧片经导体与灯头另一接线桩连接,所述灯尾套经导体与灯泡中电致光元件的阴极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卡入式连接的灯头与灯泡,用灯头上的有凸出的弹簧片和灯尾套上的环形凹槽组成两者卡入式连接装置,又用灯头灯泡轴线上的一对电极连接及弹簧片和灯尾套作为一对电极连接来连通电致光元件的电源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卡入式连接时不必对准方向,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安全。
所述灯尾套上的环形凹槽是由与弹簧片上凸出部配合的凹点间断地环形排列形成的,凹点数量与凸出部数量相同,在使用时两者相插套后稍作转动便可使凸出部与凹点相扣。
所述灯头内顶部的弹性电极为弹性电极柱,避免使用弹性电极片时可能引起的被扭转损坏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1-灯头盖,2-灯头座,3-灯头体,4-电极柱,5-接线桩,6-电极,7-接线桩,8-灯头套,9-绝缘板,10-灯尾套,11-弹簧片,12-导线,13-导线,a-弹簧片上的凸出,b-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技工学校;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未经舟山市技工学校;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1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容量锂锰软包装电池结构
- 下一篇:一种棉麻混纺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