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逆压敏变色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8921.2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友康 |
主分类号: | C09D11/50 | 分类号: | C09D1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6199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逆 变色 防伪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油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逆压敏变色防伪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防伪油墨,即在油墨原料中加入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特种印刷油墨。这种特种印刷油墨主要以印刷的方式印在票证、产品商标和包装上。防伪油墨大部分防伪的特点是让公众在第一时间、第一场合的条件下,就能区分真假,也称一线防伪。压敏变色防伪油墨是防伪油墨中的一种,但是,目前的压敏变色防伪油墨存在以下缺陷:
压敏变色防伪油墨的显色是不可逆的,不可以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逆压敏变色防伪油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敏变色防伪油墨的显色是不可逆的,不可以反复使用的技术性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可逆压敏变色防伪油墨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敏变色防伪油墨的显色是不可逆的,不可以反复使用的技术性问题。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逆压敏变色防伪油墨,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1/4秒硝化棉 11.64-12.6份;
聚酰胺树脂 7.76-8.4份;
可逆压敏变色胶囊粉 29.1-31.5份;
醋酸正丙酯 29.1-31.5份;
异丙醇 19.4-21份;
流平剂 0.19-0.21份;
消泡剂 0.19-0.21份。
优选地,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1/4秒硝化棉 12份;
聚酰胺树脂 8份;
可逆压敏变色胶囊粉 30份;
醋酸正丙酯 30份;
异丙醇 20份;
流平剂 0.2份;
消泡剂 0.2份;油墨由该组分配比的原料制成,其结膜牢度好。
优选地,所述流平剂选自BYK-VP330、DynoaddF-101或DynoaddF-709的其中一种。BYK-VP330购自太尔化学品有限公司;DynoaddF-101、DynoaddF-709购自太尔化工。
优选地,可逆压敏变色胶囊粉购自上海鼎林防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选自BYK-052、BYK-080或BYK-141的其中一种。BYK-052、BYK-080和BYK-141购自BYK国内代理公司。
在本发明的防伪油墨中,1/4秒硝化棉的作用是作为颜料的载体;聚酰胺树脂可改善结膜性能,提高转移性,还可增加结膜牢度;可逆压敏变色胶囊粉是起到防伪功能;醋酸正丙酯的作用是用于溶解聚酰胺树脂;异丙醇的作用是作为稀释剂,可降低粘度,提高挥发速度。
上述的可逆压敏变色防伪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4秒硝化棉加入异丙醇、醋酸正丙酯的混合液中搅拌溶解,再加入聚酰胺树脂、流平剂和消泡剂;
(2)以150-200转/分的搅拌速度搅拌至聚酰胺树脂充分润湿后,将搅拌速度提高至500-600转/分,待聚酰胺树脂完全溶解,将搅拌速度降至250-350转/分,按减量法加入可逆压敏变色胶囊粉,将搅拌速度提高至500-600转/分,直至分散均匀;
(3)调整三辊机前后辊压力,使其不破坏胶囊为限,使上述混合物在三辊机中辊压至聚集态的胶囊粉得到细分散;
(4)搅拌10-20分钟,速度控制为300-350转/分,按正常质量检测,计量包装;其中,各原料组分的配比跟权利要求1中各原料组分的配比的配比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可逆压敏变色防伪油墨是可逆显色的,其印刷面为白色,用指甲划过呈现出蓝色,过数秒后退回白色,可反复使用;颜色复原的原理是:囊芯中的物质分子重结晶后达到消色复原,重结晶的速度即颜色复原的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须知,下面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友康,未经林友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8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油箱箱沿圆钢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漏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