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囊式一级供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8664.2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庞灵;赵丽华;于惠秋;李淑荣;王妍;赵志博;郝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灵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33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囊式 一级 供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或重症昏迷患者做高压氧舱时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一种高压氧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甚至是重症昏迷患者使用的高压氧舱吸氧时,多使用面罩吸氧或头盔式一级吸氧法等,其原理是在以空气为加压介质的高压氧舱内用头盔或氧帐在病人的上半身罩上,制造一个小的空间,通过氧舱内的一级供氧装置给头盔或氧帐内充氧,创造近似一个纯氧环境,病人呼吸头盔或氧帐的气体。其缺点是病人呼出的气体不易排出,氧帐或头盔内为混合气体,其实这个环境的氧浓度根本达不到理想浓度;如果病人需要吸痰,则必须拿掉头盔(或氧帐)才能进行吸痰护理,操作既复杂又浪费时间;吸痰时头盔(或氧帐)内的氧气会泄露到舱内,使舱内氧浓度增高 (在GB12130“国标5.技术要求”规定舱内氧浓度值应不大于23%) ,从而加大了氧舱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安全方便、结构简单、的用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高压氧舱输氧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次性氧气湿化瓶、气囊缓冲器和四通口通过两根输氧管道相连,四通口上方口为带开关的开口,左右开口设有吸气阀和呼吸阀,分别于一根输氧波纹管道和排气波纹管道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适用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或者是重症患者的高压氧舱输氧装置,结构简单,经济适用,操作使用安全方便。吸氧充分,能够吸入到高浓度的氧。使氧舱内气管切开病人便于吸痰护理。安全,不易往舱内泄露氧气,避免舱内氧浓度超标所带来的危险。便于观察到患者的呼吸情况。安装简便,吸氧管路专人专用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一次性氧气湿化瓶,2输氧波纹管道,3气囊缓冲器,4四通管,5吸气阀,6上方开口,7呼气阀,8排气波纹管道,9转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从图1中看出,一次性氧气湿化瓶1一端与高压氧输氧口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转换口9与输氧波纹管道2相连接,保证输出的高压氧气湿度合适, 且可避免呼吸道干燥及感染。两个输氧波纹管道2经过气囊缓冲器3相连,可使输入的高压氧气流得到缓冲,具备储存氧气功能,且可通过气囊的起伏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输氧波纹管道2通过四通管4下方口与患者呼吸道相连。四通管上方开口6设有开关,在紧急必要时可方便进行吸痰。四通管4一侧连接输氧波纹管道2,中间设有吸气阀5,患者吸气时高压氧由此进入患者呼吸道,四通管4另一侧连接排气波纹管道2,中间设有呼气阀7,患者呼出气体由此排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灵,未经庞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8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齿轮磨棱倒角机气动磨头在水平面内的旋转调整机构
- 下一篇:棒垒球投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