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8640.7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黄松筠;刘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华 |
主分类号: | B63B38/00 | 分类号: | B63B38/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筒 海上 作战 平台 | ||
技术领域: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涉及一种玻璃钢浮筒,上浮海上作战设施。
背景技术:现有海上作战平台,大多采用各种作战诸元,应用在一个独立整体。其设施复杂,相互影响,已不适应现代海上作战发展要求。开发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是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将作战平台,控制平台,运输平台分别独立设置,根据海上作战要求,短时间组合成多种作战模式——实现现代技术条件下,海上游击作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一种全新的海上作战平台,多组结合体,使各种作战诸元相对独立,组合灵活。各作战诸元生产、运输、组装、控制过程中,作战模式快捷高效完成现代技术条件下——海上游击作战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
所述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由碳纤维玻璃钢筒状设施,作为海上武器发射装置,采用上浮气囊、武器发射气囊、控制部分、充气设施、方向控制、悬挂系统及水下移动设施等组合构成。
所述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由碳纤维玻璃钢筒状设施,作为海上武器发射装置,同时保护各类武器密闭外罩。
所述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采用上浮气囊,完成水下上浮水面。通过上浮指令,立即接通充气元件中的电爆管,点火介质,燃点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充气,使气囊急剧膨胀,引导发射装置浮出海面。
所述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采用量子深海通信及控制设备,完成接收、发射各类指令,通过自备电池,完成各类操作。
所述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采用自备充气设施,发射装置浮出海面后,根据充气指令,为武器发射气囊充气,完成武器发射准备。
所述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采用水下方向控制,根据方向指令完成上浮、转向等动作。
所述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采用水下移动设施,根据移动指令,启动自备电机,螺旋桨工作,向目标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图1是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上浮气囊示意图;
图1、(2)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量子深海通信及控制设备示意图;
图1、(3)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悬挂系统示意图;
图1、(4)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武器发射气囊示意图;
图1、(5)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水下移动螺旋桨示意图;
图2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武器发射气囊充气及进气管示意图;
图2、(6)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武器发射气囊冲气管示意图;
图2、(7)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浮筒前端方向控制翼板示意图;
图2、(8)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武器发射气囊冲气状态示意图;
图3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浮筒后端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浮筒后端方向控制翼板示意图;
图3、(10)为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浮筒、筒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1、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武器密闭外罩用不饱和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尼龙塑料编织网经缠绕、粘接紧固件固定。
2、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上浮气囊、武器发射气囊采用无纺布,裁剪、缝制、粘接。
3、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悬挂系统、水下移动系统,采用工程塑料,加工制作各种部件。
最后应说明的,以上实施浮筒式海上作战平台的方法,完全是为实应海洋战略需要,军事上而采取相应海上游击作战模式。制造成本低,完全适合于我国新时期海洋战略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华;,未经刘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8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