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元喷管锯齿角度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7334.1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6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赵春生;徐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1/15 | 分类号: | F02K1/15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元 喷管 锯齿 角度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喷管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二元喷管 锯齿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二元喷管和轴对称喷管出口修形的锯齿角度不可调节,在 发动机不同工作状态下,出口修形的锯齿角度大小对喷管隐身性能具 有较大影响。针对不同的喷管喉道面积和矢量偏转情况,为获得具有 最好隐身性能的喷口锯齿角度,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运动连接件 少、隐身性能好、锯齿角度调节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元喷管可调锯齿控制机构,在不同 的喷管喉道面积和矢量偏转情况下,有效实现喷口锯齿角度的调节, 可以获得具有最好隐身性能的锯齿角度分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元喷管锯齿角度调节机构,其主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座1、作动筒2、拉杆3、右密封板4、右遮挡板5、安装座 6、拉杆7、安装座8、左遮挡板9和左密封板10,具体为:
安装座1固定在二元喷管收敛调节板A上;侧边密封挡板B固 定在圆转方筒体左右安装边上;作动筒2一端与安装座1连接,另一 端通过转动副与拉杆3和拉杆7的铰接处连接;拉杆3和拉杆7一端 通过转动副铰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分别与安装座6和安装座8铰接, 转动副与收敛调节板A保持垂直;右密封板4和左密封板10通过转 动副与收敛调节板A连接;右遮挡板5和左遮挡板9通过平面副与 收敛调节板A连接;右遮挡板5和左遮挡板9在尖端处通过转动副 连接,转动副与收敛调节板A保持垂直;右密封板4和左密封板10 通过滑动副分别与右遮挡板5和左遮挡板9连接,保证右密封板4、 右遮挡板5、左遮挡板9和左密封板10的外端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安 装座6固定在右遮挡板5上;安装座8固定在左遮挡板9上;随着作 动筒2的伸缩,带动拉杆3和拉杆7旋转,同时使右遮挡板5和左遮 挡板9在收敛调节板A上平动,右密封板4和左密封板10通过滑动 副在右遮挡板5和左遮挡板9内滑动,实现二元喷管锯齿角度的有效 调节。
安装座1与作动筒2通过固定或转动副连接。
拉杆3和拉杆7数量为2~4个。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二元喷管锯齿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运动连接 件少、隐身性能好,能够有效实现二元喷管出口锯齿角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二元喷管锯齿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二元喷管锯齿角度调节机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二元喷管锯齿角度调节机构工作原理图;
A-收敛调节板;
B-侧边密封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元喷管锯齿角度调节机构,其主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座1、作动筒2、拉杆3、右密封板4、右遮挡板5、安装座 6、拉杆7、安装座8、左遮挡板9和左密封板10,具体为:
安装座1固定在二元喷管收敛调节板A上;侧边密封挡板B固 定在圆转方筒体左右安装边上;作动筒2一端与安装座1连接,另一 端通过转动副与拉杆3和拉杆7的铰接处连接;拉杆3和拉杆7一端 通过转动副铰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分别与安装座6和安装座8铰接, 转动副与收敛调节板A保持垂直;右密封板4和左密封板10通过转 动副与收敛调节板A连接;右遮挡板5和左遮挡板9通过平面副与 收敛调节板A连接;右遮挡板5和左遮挡板9在尖端处通过转动副 连接,转动副与收敛调节板A保持垂直;右密封板4和左密封板10 通过滑动副分别与右遮挡板5和左遮挡板9连接,保证右密封板4、 右遮挡板5、左遮挡板9和左密封板10的外端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安 装座6固定在右遮挡板5上;安装座8固定在左遮挡板9上;随着作 动筒2的伸缩,带动拉杆3和拉杆7旋转,同时使右遮挡板5和左遮 挡板9在收敛调节板A上平动,右密封板4和左密封板10通过滑动 副在右遮挡板5和左遮挡板9内滑动,实现二元喷管锯齿角度的有效 调节。
安装座1与作动筒2通过固定连接。
拉杆3和拉杆7数量为2个。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元喷管锯齿角度调节机构,其主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座1、作动筒2、拉杆3、右密封板4、右遮挡板5、安装座 6、拉杆7、安装座8、左遮挡板9和左密封板10,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7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轨车辆紧急制动系
- 下一篇:一种直接触控饭煲控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