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材料三、四点弯曲性能测试通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7022.0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4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邓立伟;殷亮;王海鹏;陈新文;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四点 弯曲 性能 测试 通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用的夹具,涉及一种材料三、四点弯曲性能测试通用夹具。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可用于质量控制与制定规范、并可能用于设计。在复合材料研发、出厂检验和入厂复验时都需要进行弯曲性能测试,按加载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点弯曲和四点弯曲,试样中的应力状态不同可能导致结果的差异。从应力状态的观点来看,四点弯曲更可取。在国内外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两种方法均大量采用,但因三点弯曲更容易进行,故应用更多。
测试弯曲性能时,试验人员需要根据试样厚度计算并调节测试夹具的跨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先调节跨距,再测量跨距,往往需要重复多次才能达到测试标准规定的精度。现有的弯曲测试夹具,通常只能测试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性能,不能通用,还存在以下问题:一般需要先后调节各支座(或压头)的位置,即使能够同时调节两个支座(或压头)位置,也不能实现变速调节;安置试样时不好定位;不能数字化显示跨距的。因此,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夹具跨距调节快、定位准确、试样定位容易、测量跨距方便的一种材料三、四点弯曲性能测试通用夹具。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夹具由上夹具和下夹具组成,
(一)上夹具
上夹具包括:调整平台、跨距调节装置、跨距测量装置、组合压头。
所述调整平台包括前后调节板和左右调节板,左右调节板的上表面设有一个滑轨,底板下表面通过滑轨与左右调节板配合,前后调节板的上表面设有滑轨,左右调节板通过该滑轨与前后调节板配合;跨距调节装置包括手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丝杠支架、滑动块、丝杠螺母、丝杠、挡板、导轨、齿轮箱和锁紧螺栓,导轨与底板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底版的两个侧面通过螺栓与两个挡板连接,导轨的上表面垂直安装两个丝杠支架,滑动块与丝杠螺母通过螺栓连接,两丝杠螺母分别安装在丝杠两侧,丝杠的中部留有1-20mm的退刀槽,退刀槽的一侧为左旋螺纹,另一侧为右旋螺纹,丝杠两端分别穿过两丝杠支架,其中一端延伸至齿轮箱内,并与齿轮箱内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销钉连接,齿轮箱内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通过销钉与手柄轴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及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传动比为1~20;齿轮箱与挡板通过螺栓连接;跨距测量装置为带数显功能的标尺,标尺的固定端与左压头底连接,标尺的自由端与右压头底连接;组合包括压头底和压头,两个组合压头分别安装在两个丝杠螺母的下表面,压头与压头底通过螺栓连接;
(二)下夹具
下夹具包括:调整平台、跨距调节装置、跨距测量装置、组合支座。
所述调整平台包括前后调节板和左右调节板,左右调节板的上表面设有一个滑轨,底板下表面通过滑轨与左右调节板配合,前后调节板的上表面设有滑轨,左右调节板通过该滑轨与前后调节板配合;跨距调节装置包括手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丝杠支架、滑动块、丝杠螺母、丝杠、挡板、导轨、齿轮箱和锁紧螺栓,导轨与底板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底版的两个侧面通过螺栓与两个挡板连接,导轨的上表面垂直安装两个丝杠支架,滑动块与丝杠螺母通过螺栓连接,两丝杠螺母分别安装在丝杠两侧,丝杠的中部留有1-20mm的退刀槽,退刀槽的一侧为左旋螺纹,另一侧为右旋螺纹,丝杠两端分别穿过两丝杠支架,其中一端延伸至齿轮箱内,并与齿轮箱内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销钉连接,齿轮箱内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通过销钉与手柄轴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及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传动比为1~20;齿轮箱与挡板通过螺栓连接;跨距测量装置为带数显功能的标尺,标尺的固定端与左支座底连接,标尺的自由端与右支座底连接;组合支座包括支座底和支座,支座与支座底通过螺栓连接,支座的外侧设有标度尺。
所述的跨距测量装置为带数显功能的标尺,标尺为容栅尺、磁栅尺或光栅尺。
所述的丝杠左、右旋螺纹间设置的退刀槽,其宽度范围为1-20mm。
所述的齿轮箱设置在丝杠的一端或两端。
所述的两个组合压头的压头底接触,两个压头底的下端安装一个压头。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7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力学性能现场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落锤撕裂试验中的试样自动对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