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充电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5378.0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德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红霞;周艳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再充电电池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电极组件 导电板 壳体 接触件 容纳 | ||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多个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容纳所述多个电极组件的壳体;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导电板;以及将所述第一导电板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第一接触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与未被设计为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可再充电电池可重复地充电和放电。具有小容量的可再充电电池可用于诸如移动电话、膝上型电脑和/或可携式摄像机的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大容量电池广泛用作用于驱动混合车辆等的马达的电源。
现在,已经研发了使用高能量密度的非水电解质的高功率可再充电电池,通过串联联接多个可再充电电池,高功率可再充电电池被形成为大容量可再充电电池,以便用于驱动设备的马达,例如,需要大量电力的电动车辆的马达。这种可再充电电池可形成为圆柱形形状或方形形状。
当诸如钉子、锥子等导电外来物从外部入侵(或刺穿)到可再充电电池中时,在可再充电电池中可能发生内部短路。当发生短路时,可再充电电池中的温度可快速增加,由此可能引起可再充电电池起火或爆炸。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包含不构成在该国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已经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安全性的可再充电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多个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容纳所述多个电极组件的壳体;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导电板;以及将所述第一导电板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第一接触件。
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可比所述第一电极组件距所述第一导电板更远。
所述第一导电板可不被电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极组件。
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二导电板以及将所述第二导电板电联接到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第二接触件。
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可比所述第二电极组件距所述第二导电板更远。
所述第二导电板可不被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组件。
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进一步包括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二接触件在所述盖板附近的位置处电联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板。
所述第一接触件可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负电极。
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所述负电极的集流接线片,其中所述负电极将所述第一接触件电联接到所述集流接线片。
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进一步包括穿透所述第一接触件、所述负电极和所述集流接线片的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可包括铆钉。
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一接触件电联接到所述负电极的集流接线片。
所述第一接触件和所述集流接线片可被焊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一接触件可各自包括金属。
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之间的绝缘膜。
所述绝缘膜可包括聚合物材料。
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一接触件可整体形成。
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开口上的盖板,其中所述第一接触件在远离所述盖板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第一导电板。
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接触件的一部分的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5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椅子
- 下一篇:用于缓解疼痛的脊椎关节小面治疗的手术工具、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