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组件功能代理技术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仿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3954.8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2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钟昭;苏颖;姚方竸;张而时;张励;谢维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9/455;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徐钫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交互 半实物仿真系统 数字仿真系统 代理技术 仿真系统 复合组件 节点接入 组件功能 协议转换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组件功能代理技术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仿真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包括多个原子组件的复合组件作为一个节点接入数字仿真系统;将所述多个原子组件作为多个节点接入半实物仿真系统;通过所述原子组件及所述复合组件完成所述数字仿真系统与半实物仿真系统之间协议转换与信息交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真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基于组件功能代理技术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仿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仿真技术的发展,分布式仿真通信技术也正在被大量应用,如数据分发服务( 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 简称DDS)系统。DDS是国际对象管理组织(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制定的实现订阅/发布通信模式、满足实时性要求的软件设计标准和规范。具有数据中心的特征,采用发布订阅通信模型传输数据。加入DDS网络的节点发布自己想要发布的(或者想要订阅的)话题(Topic)信息和相应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of Service)标准,DDS网络上已经存在的节点收听到这个请求后和自己的发布订阅情况以及QoS标准进行对照,如果新加入节点的Topic信息与自己相关,并且QoS标准也符合要求,就主动同新加入的节点进行通信,将自己的Topic信息发送给新加入节点,同时,把新加入节点的相应信息注册到本节点上,以便有通信需求时建立点到点连接。由于具有以上特点,DDS特别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集成,并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通信、交通运输、工业自动化、金融等领域,DDS作为网络通信的中间件具有应用程序之间松耦合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分布式应用系统。
同时,为了保证仿真系统较高的置信度,需要将半实物仿真系统接入数字仿真系统,实现数字仿真与半实物仿真的联合仿真。而半实物仿真系统一般是基于传统网络通信机制和应用信息接口协议,采用以太网实现设备连接,通过以太网口经Socket协议栈来进行信息通信。
实现数字仿真系统与半实物仿真系统联合仿真,存在DDS网络与传统网络之间的信息双向交互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DDS系统的数字仿真系统与基于传统网络通信机制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联合仿真的信息双向交换难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组件功能代理技术的仿真系统信息交互方法,其包括:将包括多个原子组件的复合组件作为一个节点接入数字仿真系统;将所述多个原子组件作为多个节点接入半实物仿真系统;通过所述原子组件及所述复合组件完成所述数字仿真系统与半实物仿真系统之间协议转换与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所述原子组件及所述复合组件完成所述数字仿真系统与半实物仿真系统之间协议转换与信息交互,具体包括:所述复合组件通过第一网络适配器接收数字仿真系统将发送到半实物仿真系统的信息网络适配器,并将信息分别送给数字仿真系统中节点代理的原子组件,原子组件完成协议转换,然后通过第二网络适配器发送到半实物仿真系统;所述多个原子组件通过第二网络适配器接收半实物仿真系统需要发送到数字仿真系统的信息,并完成协议转换,然后通过第一网络适配器发送到数字仿真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原子组件作为所述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节点,采用所述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协议完成所述数字仿真系统与所述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协议转换与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组件作为所述数字仿真系统的一节点,采用所述数字仿真系统的协议完成所述数字仿真系统与所述半实物仿真系统的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数字仿真系统为基于DDS协议的数字仿真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半实物仿真系统为基于Socket协议的半实物仿真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3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