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规避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2150.6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6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2 | 分类号: | H04N21/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300467 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遥控器 冲突 规避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遥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规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视机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通常都会通过遥控器实现对电视机的操作。我们最常用的遥控器为红外遥控器,是一种通过近红外光传送遥控指令,使用户可以远程控制电子设备。现有的红外遥控器一般分为固定码遥控器、固定码学习型遥控器和波形拷贝学习型遥控器等等。目前,在亚洲无论哪种红外遥控器都采用NEC编码规则,NEC编码规则主要由引导码、用户码、数据码及数据码反码组成。其中,引导码用于告知被控设备该遥控器的某个按键是否处于持续触发状态;用户码用于区分不同厂商的不同硬件设备;数据码和数据反码是用于区分红外遥控器的不同的按键功能;在本发明中将引导码、用户码、数据码及数据反码合称为红外遥控器按键的NEC码值(简称“码值”)。
由于NEC遥控器编码规则里用户码有16bit,数据码有8bit,通过不同的用户码可以区分不同厂商,并且用于区分同一厂商的不同的硬件设备。但是随着厂商的不断增加,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分配用户码,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个很尴尬的现状:即用户通过红外遥控器开启电视时,如果家里空调的开启刚好也是由可开启电视同样的码值触发,因此空调也会被同时打开,导致红外遥控器无法准确地控制被控设备。
然而,传统的遥控器无论是固定码遥控器、固定码学习型遥控器还是波形拷贝学习型遥控器,由于其编码方式均为NEC编码,且码值在设定后则无法进一步修改,所以无法避免这个问题。
因此,能够解决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亟待提供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遥控器码值码值冲突规避系统及方法,其可以解决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规避方法,包括步骤:
红外遥控器对应的被控设备根据存在冲突的冲突按键提供修改指示;
被控设备根据修改指示将冲突按键对应的功能由第一码值触发修改为由第二码值触发;
被控设备将修改指示发送给遥控器,修改指示指示遥控器将冲突按键对应的码值由第一码值修改为第二码值。
现有技术中红外遥控器其内部的遥控码值在设定后无法修改,而本发明可以通过被控设备用备用码值(第二码值)替换冲突按键的原码值(第一码值),并使红外遥控器作出对应的码值更改,因此,本发明打破了按键码值无法更改的传统方式,使按键码值成为一个动态设置量,将存在冲突的按键码值更改为其他码值,这样就有效的解决了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的问题,避免了家用电器由于码值冲突被误触发的情况,实现了更佳的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规避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规避方法的流程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遥控器编辑界面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遥控器编辑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规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通过被控设备用备用码值(第二码值)替换冲突按键的原码值(第一码值),并使红外遥控器也作出对应的码值更改。从而打破按键码值无法更改的传统方式,使按键码值成为一个动态设置量,将被控设备存在冲突的按键码值更改为其他码值。因此,本发明通过更改码值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的问题,避免了家用电器由于码值冲突被误触发的情况,实现了更佳的体验效果。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是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遥控器码值冲突规避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包括步骤:
101、红外遥控器对应的被控设备根据存在冲突的冲突按键提供修改指示;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用电器会根据需要配有与其对应的红外遥控器,本发明把被遥控器控制的设备称为被控设备。红外遥控器通过发送不同码值的红外信号来控制被控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而为了方便对红外遥控器进行编辑,现有技术中的很多被控设备通常可以提供红外遥控器编辑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对遥控器的按键码值进行修改,或是执行更多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2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