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1940.2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昊;余勇;沈兆武;缪广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08 | 分类号: | B23K2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炸 复合管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腐蚀是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遍及各个行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化学、石油、机械及军工等领域的生产和发展。腐蚀所造成的损失相当惊人,每年都在几万亿元,并且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大量使用管道的石油化工行业,其恶劣的环境致使腐蚀较其他领域更为严重,尤其是海洋油气领域。因此,做好石油化工管道的防腐对石化行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虽然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被使用,但是钢管在石化行业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钢管的防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采用耐蚀合金复合管是解决钢管腐蚀问题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而在为数不多的复合管生产工艺中爆炸复合法具有经济、高效、成形效果好等优点,利用该工艺生产的复合管性能优异、抗腐蚀能力强,即使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下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爆炸复合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可控巨大能量和冲击波,使不同金属在一定碰撞角度下高速碰撞,在碰撞点产生高温、高压,碰撞点附近金属产生强烈塑性变形,而实现不同金属材料组合的高质量冶金结合的技术。现有的爆炸复合管技术主要是以乳化炸药为能源在经过特殊设计的装置中进行爆炸复合。这种方法具有如下不足:
1.每次复合都会对装置造成一定的损伤,有时候甚至是直接的破坏,这无疑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工业生产;
2.由于炸药与管壁的直接接触,药量的控制非常困难,药量大了会导致管壁的损伤破坏,少了会出现焊接不成功;
3.对炸药能量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这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造成次生灾害;
4.不适合长管的复合,易造成长管的大变形。
因此,如何解决爆炸复合管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该工艺以爆炸纤维为能源,采用新型装药结构、水封以及内外同时起爆的方式,可以得到兼具优良力学性能和优异防腐特性的爆炸复合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操作:
准备好需要进行复合的管材,所述管材至少包括外包管和内衬管;
将第一爆炸纤维呈螺旋状地均匀地缠绕在所述外包管上;
当缠好所需炸药量后,对所述第一爆炸纤维做松弛处理,使所述第一爆炸纤维与所述外包管的外壁之间保持预设距离的空隙;
将第二爆炸纤维插入所述内衬管的内部,用带孔的塞子固定;
将所述第一爆炸纤维和所述第二爆炸纤维接在同一发雷管上,构成整体装置,将所述整体装置放入储水设备中,使需要复合的部分没入水中;
最后进行起爆。
优选地,在上述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中,准备需要进行复合的所述管材时,对所述管材进行清理,除去浮尘和锈迹,并进行干燥处理。
优选地,在上述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中,将套装在一起的所述管材的下端进行密封,构成密封端,所述密封端作为起爆端。
优选地,在上述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中,将所述整体装置放入所述储水设备中时,所述整体装置竖直放置,所述密封端朝下。
优选地,在上述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中,所述第一爆炸纤维的外径为1.4-2.0mm,线密度为1.2-1.7g/m,配比为:90%-96%的黑索金,2%-5%的石蜡,2%-5%的石墨;
所述第二爆炸纤维的外径为2.5-12.7mm,线密度为2.0-214.2g/m,配比为:94%-98%的黑索金,2%-6%的石蜡。
优选地,在上述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中,如果以米和千克为单位,所述外包管的长度为S,直径为D,厚度为T,采用所述第一爆炸纤维所需的总药量为W,则有W=127.5πDST。
优选地,在上述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中,如果以米和千克为单位,所述内衬管的长度为s,直径为d,厚度为t,采用所述第二爆炸纤维所需的总药量为w,则有w=68.2πdst。
优选地,在上述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中,套装在一起的所述管材的下端,通过密封胶对相邻的所述管材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优选地,在上述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中,所述爆炸复合管为三层复合管,需要进行复合的所述管材包括外包管、基管和内衬管。
优选地,在上述爆炸复合管制造工艺中,套装在一起的所述管材的上端,所述内衬管和所述外包管均高出所述基管50-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1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出轴外转子电机固定支架
- 下一篇:轴向间隙型无刷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