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后视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0134.3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2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广生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观察车后两侧状况的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是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情况来进行变道或转向、转弯的。目前汽车的后视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另一种是弧形面镜。平面镜成像大,利于驾驶员清楚观察后方近处情况,但是利用平面镜观察的视野范围比较小;而利用凸面镜观察到的视野范围比较大,观察的距离比较远,但是,凸面镜的成像小,不利于驾驶员看清后方近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在后视镜的平面镜上远离支架一侧的斜上方内镶嵌一个小圆形的凸面镜。这样虽然可以使得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变广,但是由于平面镜上的凸面镜的位置固定,所以凸面镜所扩展的视野角度是固定的,这样视野范围扩广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而且凸面镜范围小,成像变形大,视觉并不清晰。因此目前的汽车后视镜都存在视区小、盲点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这种汽车后视镜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汽车后视镜存在视区小、盲点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汽车后视镜,包括有平面镜面,所述平面镜面包含主视镜面,下侧视镜面和外侧视镜面;所述下侧视镜面在所述主视镜面的下端与其形成一定的角度相连接,所述外侧视镜面在所述主视镜面的侧端与其形成一定的角度相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下侧视镜面与所述主视镜面之间的夹角为26°~ 30°;所述外侧视镜面与所述主视镜面之间的夹角为26°~ 30°。
进一步:所述下侧视镜面的高度为所述平面镜面总长度的1/5至1/3;所述外侧视镜面的宽度为所述平面镜面总长度的1/5至1/3。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后视镜,左右车道和汽车后下方的部件可以通过下侧视镜面正确地显示出来,而外侧视镜面则对车两侧的视野进行了拓宽,由于都是平面镜,在整个平面镜面扩大的情况下,在扩大视野的同时保持了成像的清晰,因而可有效解决汽车后视镜存在视区小、盲点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B-B剖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为:1、主视镜面;2、下侧视镜面;3、外侧视镜面;C、外侧视镜面的宽度;D、下侧视镜面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图2和图3的汽车后视镜,包括有平面镜面,所述平面镜面包含主视镜面1,下侧视镜面2和外侧视镜面3;下侧视镜面2在主视镜面1的下端与其相连接,下侧视镜面2与2主视镜面1之间的夹角β为26°~30°;外侧视镜面3在主视镜面1的外侧端与其相连接,外侧视镜面3与主视镜面1之间的夹角α为26°~ 30°。下侧视镜面2的高度D为平面镜面总长度的1/5至1/3;外侧视镜面3的宽度C为平面镜面总长度的1/5至1/3。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后视镜,左右车道和汽车后下方的部件可以通过下侧视镜面正确地显示出来,而外侧视镜面则对车两侧的视野进行了拓宽,由于都是平面镜,在整个平面镜面扩大的情况下,在扩大视野的同时保持了成像的清晰,因而可有效解决汽车后视镜存在视区小、盲点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广生,未经杨广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0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