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体式健身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49496.0 申请日: 2013-12-06
公开(公告)号: CN103656997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朱江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动能健身服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3B22/14 分类号: A63B22/14;A63B23/02;A63B23/14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冉鹏程
地址: 610020 四川省成都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转体 健身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体式健身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健身器材种类繁多,简易的健身器材有哑铃、杠铃、壶铃、单杠、双杠、绳、杆、弹簧拉力器、滑轮拉力器、橡筋带等;此外,还有一些结构复杂,锻炼强度高的器械,如:自行车、台阶器、平跑机、划船等有氧训练器材。健身馆中常见的锻炼手臂力量的器械便是杠铃;而采用杠铃健身时,在杠铃器械的轻重、动作的做法,安排的组数、次数,运动的速度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和安排。除了这些特殊要求,健身过程中很重要的两点便是:持续性和渐进性。持续性和渐进性是制订训练计划的两个重要原则。不坚持训练,肌肉就得不到持续的、有规律的刺激,以致生长缓慢;训练强度不增加,肌肉对所给予的刺激产生适应性,生长也会迟缓。一个有效的计划除了保证训练的持续性外,还要保证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强度。而频度又是健身过程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频度是指一星期练几次。频度的设定取决于训练后的恢复能力,恢复能力又取决于本身的身体素质、睡眠质量和营养三个因素。无论是杠铃,还是其他健身器材,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健身效果,都必须保证健身的数量和强度。数量就是训练量,练多少组、每组多少次以及组间休息时间的长短等。首先,组数的安排不是固定的,但每个动作必须有一个热身组。热身组的作用是:1、加速代谢,进入训练状态;2、充分活动关节和韧带,避免受伤。其次,正式组以2~4组为宜,较少的组数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每个正式组的次数6~12次,热身组不少于20次。最后,每次训练不要超过1小时,因为在无氧训练40分钟后,一些影响训练的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就会大幅度减少,直到基本停止,以致造成肌肉损耗。强度是指训练中你所承受的负荷水平。负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重量、训练间歇、力竭程度。了解强度的概念和要点对如何增加重量是很重要的。因为增加重量就要影响训练次数和力竭程度。以上所述的健身可简单归为动态健身,即通过运动来健身。反之,静态健身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所谓静态健身,犹如气功中的观想,佛家的静坐,道家的静心,心理学中的心灵释放,辟谷养生,中医的养心法,也就是在静止不运动的状态平衡心灵,调整情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健身的目的,静态健身方法,适用于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者。

近年来,随着社区文化的全面贯彻,不少小区里都配套了健身器械,用得较多的是一种转体健身器,尤其适合一些中老年人的腰部锻炼,效果较好。

公开号为CN 2474176,公开日为2002年01月30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转体健身器,其特征在于:由固定在底座或地面上的左右两根立柱、固定在两根立柱上端的横梁、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中上部内侧的两个弓形把手、固定在横梁上的左右两个环状把手、位于两立柱中间固定在底座或地面上的矮立柱、安装在矮立柱上端中的轴承以及安装在轴承上的转盘所构成。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转体健身器,健身者通过踩在转盘上即可转体扭腰锻炼,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但是,转体健身器一旦安装好,转盘就与地面固定了,高度不可调,年少者虽然能够踩在转盘上旋转扭腰,但是双手不能握住环状把手,使用不慎容易摔倒,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受众面减少,安全性较差,不宜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转体式健身器,本发明的旋转装置能够伸缩变换高度,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加之在转盘表面嵌入圆形防滑网格层,健身者在锻炼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摩擦力,防止脚与转盘发生滑动,提高了安全性,能够有效保证健身效果。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转体式健身器,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左右两根立柱、固定在两根立柱之间的横梁、分别固定在两根立柱中上部内侧的两个弓形把手、固定在横梁上的左右两个环状把手、位于两立柱中间固定在地面上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由底座、伸缩转柱和转盘构成,伸缩转柱包括转柱壳体、固定在转柱壳体内部底壁上的轴承和连接在轴承上的伸缩转轴,所述转柱壳体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转轴伸出转柱壳体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表面嵌有圆形防滑网格层,圆形防滑网格层大小与转盘大小相适配。

所述伸缩转轴从外到内依次由第一柱芯、第二柱芯和第三柱芯构成,第三柱芯外壁套在第二柱芯内壁上,第二柱芯外壁套在第一柱芯内壁上。

所述两立柱之间还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一端与一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立柱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杆上套有防滑护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动能健身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动能健身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9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