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环保防火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8098.7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0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陶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60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环保 防火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环保防火涂料。
背景技术
消失模的工艺为先制作泡塑气化模,组合浇注系统;气化模表面喷刷特制耐火涂料并烘干;将特制隔层砂箱置于三维振动工作台上;填入底砂(干石英砂)振实,刮平;将烘干的气化模型放于底砂上,按工艺要求填满干砂,数控振动适当时间,然后刮平箱口;用塑料薄膜覆盖箱口,放上浇口杯,起动真空系统,干砂紧固成型后,进行浇注,气化模型消失,金属液取代其位置.H、释放真空,按工艺待铸件冷凝后翻箱,从松散的石英砂中取出铸件。其中的涂挂特制耐高温涂料步骤极为重要,关系消失模的使用寿命。
膨胀型防火涂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防火涂料种类,膨胀型防火涂料成膜后,在常温下是普通的漆膜,在火焰或高温作用下,涂层发生膨胀炭化,形成一个比原来厚度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不燃的蜂窝泡沫状炭质层,阻火模块可以切断外界火源对基材的加热,从而起到阻燃作用。我国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伴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重视,在建筑业及其他相关行业不断出现了各类隔热涂料、保温涂料,如聚苯乙烯板和胶粉聚苯颗粒、聚氨酯发泡等保温材料,虽能实现隔热保温,但产品存在着水溶性差、不防火等缺点,而且目前的产品不能有效的减少能耗,所以不能达到市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水溶性环保防火涂料,水溶性好,可持续发挥防火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使被保护消失模不直接与空气接触,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阻燃效果。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溶性环保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成分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丙烯酸树脂30-40份、聚炳稀短纤维15-20份、多聚磷酸胺12-15份、金红石型钛白粉8-12份、纳米SiO2 6-8份、氟碳润湿流平剂FCP-54 2-4份、三聚氰胺3-5份、涂料溶剂50-60份、无机填料13-16份、氯化石蜡4-6份。
上述的无机填料为膨胀珍珠岩和硅酸盐水泥按照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
上述的涂料溶剂为200号溶剂汽油、季戊四醇、丁醇按照重量比1:2:2组成的混合溶剂。
上涂料用于消失模表面的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制得的防火涂料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水溶性好,提高了涂层的坚韧性,由多种防火组分的配合,可持续发挥防火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2、本发明防火涂料应用于消失模的表面,使被保护消失模不直接与空气接触,可受热分解出不燃惰性气体,使之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阻燃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水溶性环保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成分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丙烯酸树脂30份、聚炳稀短纤维15份、多聚磷酸胺12份、金红石型钛白粉8份、纳米SiO2 6份、氟碳润湿流平剂FCP-54 2份、三聚氰胺3份、200号溶剂汽油、季戊四醇、丁醇按照重量比1:2:2组成的涂料溶剂50份、膨胀珍珠岩和硅酸盐水泥按照重量比1:1组成的无机填料13份、氯化石蜡4份。
实施例2
一种水溶性环保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成分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丙烯酸树脂35份、聚炳稀短纤维18份、多聚磷酸胺13份、金红石型钛白粉10份、纳米SiO2 7份、氟碳润湿流平剂FCP-54 3份、三聚氰胺4份、200号溶剂汽油、季戊四醇、丁醇按照重量比1:2:2组成的涂料溶剂55份、膨胀珍珠岩和硅酸盐水泥按照重量比1:1组成的无机填料15份、氯化石蜡5份。
实施例3
一种水溶性环保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成分按重量份数比配制而成:
丙烯酸树脂40份、聚炳稀短纤维20份、多聚磷酸胺15份、金红石型钛白粉12份、纳米SiO2 8份、氟碳润湿流平剂FCP-54 4份、三聚氰胺5份、200号溶剂汽油、季戊四醇、丁醇按照重量比1:2:2组成的涂料溶剂60份、膨胀珍珠岩和硅酸盐水泥按照重量比1:1组成的无机填料16份、氯化石蜡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大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8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