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坡面复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7412.X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沈向军;吕一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环复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周志舰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沙***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坡面复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地的坡面进行固定土养并便于形成植被的结构,是一种以恢复生态植被为目的“坡面复绿”技术亦称高次团粒技术。
背景技术
已有对地面,特别是大地的坡面进行固定土养并便于形成植被的结构,都是在地面及大地的坡面复有土养。这样恢复生态植被为目的复绿结构,不易使土养水土保持,特别是坡面复有土养很容易被雨水冲刷掉,生长的植物也随之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已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固定土养及植物,并能够有利植物生长的护坡绿化结构,即提供一种坡面复绿结构。
本发明的坡面复绿结构,有木方、与木方连接的丝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网为蜂巢状的丝网,所述的木方是排列分布的并且木方的上端分别与蜂巢状的丝网节点固定连接,所述丝网的蜂巢状网孔内、丝网的上面和下面及木方之间填充有植生种植土,所述的植生种植土有混合的过筛客土、泥炭土并夹着木质纤维。所述的锚杆排列分布最好是接替排列分布或横平竖直排解分布的。丝网节点固定连接最好是丝网节点通过锚钉与木方固定连接。
由于本发明的坡面复绿结构,由如同蜂巢状的丝网连接固定着夹着木质纤维植生种植土,形成了具有稳定的类似于“蜂巢”的团粒结构及木方,既有保水性、保肥性,又有透水性、透气性,还能有效抵抗雨蚀和风蚀,防止水土流失;这样的结构种植生长出植物体现“自然的植物群落”;后期的管理与养护成本较低,生态环保;本发明的结构设置在坡面上,施工速度快,作业过程安全,可在短期内营造出“自然的生态植被”,保护环境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蜂巢复绿团结结构设置在坡面的断面示意图。图中:
1、植生种植土;2、铝锌合金网(镀锌合金网);3、木方;4、山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本发明坡面复绿结构,有与山体4坡面锚接的木方3,与木方连接的丝网是铝锌合金网2。铝锌合金网为蜂巢状的丝网,所述的木方是上下排列分布的,并且木方的上端分别与蜂巢状的丝网节点固定连接。所述丝网的蜂巢状网孔内、丝网的上面和下面及木方之间填充有植生种植土1,所述的植生种植土有混合的过筛客土、泥炭土并夹着木质纤维。本发明坡面复绿结构山体4坡面伸出的锚与木方3固定连接,就将上述本发明坡面复绿结构设置在山体4的坡面上,就可以方便在山体坡面恢复成易于形成植被的结构,形成快速、持久、稳定的绿化带。
集中配料植生种植土:根据现场作业面积狭小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将实行场外集中配料的办法,将过筛客土、泥炭土、草纤维(木纤维)、谷糠、保水剂、粘合剂、复合肥等按设计配比混合搅拌,形成复合型植生基质,即植生种植土。用吨袋或自卸车装运至现场喷附在丝网的蜂巢状网孔内、丝网的上面和下面及木方之间。一般是将配置好的植生种植土,通过机械或人工方式输送到客土喷射机,再通过大型空气压缩机与水泵的共同作用将植生土与水在喷口处混合后喷射在挂网后的坡面上及木方上面和木方之间,还喷射在网孔中和丝网上面,使其与坡面牢固结合,形成生态植生基盘。最后进行喷水养护:共分前、中、后3期管理,前期喷水养护60d,播后第一次灌水应浇透但不宜有水分流失和发生径流,防止基底材料被冲垮。此后根据天气情况,第1个月每隔3d浇水1次,第二个月每隔5~7d浇水一次;中期养护每月喷水2~3次;后期靠自然雨水养护,若遇干旱,每月喷水2次。这种本发明的坡面复绿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稳定的类似于“蜂巢”的团粒结构及稳定的木方排列结构,既有保水性、保肥性,又有透水性、透气性,还能有效抵抗雨蚀和风蚀,防止水土流失;2)强调“自然的植物群落”;3)后期的管理与养护成本较低;4)生态环保;5)施工速度快,作业过程安全;6)可在短期内营造出“自然的生态植被”,保护环境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环复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环复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7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土地区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墙险情处理方法
- 下一篇:地下室支护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