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渐变色墙布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45492.5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金剑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亨德利纺织厂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渐变 色墙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渐变色墙布。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面料层出不穷,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下,在人们进行装修房子时,出现了墙面油漆粉刷、贴墙纸以及贴墙布的选择,人们为了保证装修的快捷,舍弃了原本的墙面油漆粉刷的工作,转而变成了墙纸、墙布的贴面,而墙纸在使用时会因为潮湿或者意外用力碰触而损坏,相对使用寿命较短,因此,墙布逐渐成为人们墙面装修的选择。
现有的墙布不具备防水的功效,人们有可能因为各种意外情况而将液体泼洒在墙布上,而很多情况却无法发现哪边被泼到液体了,而导致无法及时的弄干净,而墙布也会因此而发生腐烂、腐蚀的情况出现,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的墙布来延长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遇水逐渐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并且具有防水性好、耐化学品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的防水渐变色墙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渐变色墙布,所述的防水渐变色墙布由无机硫酸铜纤维、三元乙丙橡胶纤维、聚酰胺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四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防水渐变色墙布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的无机硫酸铜纤维占4%-8%,所述的三元乙丙橡胶纤维占27%-31%,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占20%-24%,所述的氨纶纤维占37%-49%。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水渐变色墙布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的无机硫酸铜纤维占7%,所述的三元乙丙橡胶纤维占30%,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占23%,所述的氨纶纤维占4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防水渐变色墙布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的无机硫酸铜纤维占5%,所述的三元乙丙橡胶纤维占28%,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占21%,所述的氨纶纤维占46%。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防水渐变色墙布,该布料采用无机硫酸铜纤维、三元乙丙橡胶纤维、聚酰胺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四种纤维四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编织而成的面料遇水逐渐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可以提醒人们及时将水去除,并且面料本身具有防水性好、耐化学品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防水渐变色墙布,所述的防水渐变色墙布由无机硫酸铜纤维、三元乙丙橡胶纤维、聚酰胺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四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防水渐变色墙布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的无机硫酸铜纤维占4%-8%,所述的三元乙丙橡胶纤维占27%-31%,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占20%-24%,所述的氨纶纤维占37%-49%。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水渐变色墙布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的无机硫酸铜纤维占7%,所述的三元乙丙橡胶纤维占30%,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占23%,所述的氨纶纤维占40%。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水渐变色墙布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的无机硫酸铜纤维占5%,所述的三元乙丙橡胶纤维占28%,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占21%,所述的氨纶纤维占46%。
通过各成分不同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使得得到的功能性面料性能高低不一。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防水渐变色墙布,该布料采用无机硫酸铜纤维、三元乙丙橡胶纤维、聚酰胺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四种纤维四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编织而成的面料遇水逐渐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可以提醒人们及时将水去除,并且面料本身具有防水性好、耐化学品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亨德利纺织厂,未经吴江市亨德利纺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5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