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室内环境因素的暖气设备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2023.8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宇;张文广;贾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严业福;顾珊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室内环境 因素 暖气 设备 自动控制 装置 | ||
1.一种基于室内环境因素的暖气设备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温装置包括:
安装在暖气设备上的供热量调节装置;
环境因素监测系统,该环境因素监测系统包括摄像头、压力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
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该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包括信号处理子系统和控制器,该信号处理子系统接收和处理来自所述环境因素监测系统的信号,然后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对所述供热量调节装置发送指令以调节所述暖气设备的供热量;以及
电源;
其中,该信号处理子系统还包括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连接至所述摄像头,该图像处理装置对摄像头所拍摄的影像进行处理,从而判断室内是否有人,图像处理装置将所获得的室内有人或者无人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房间的出入门附近,该压力传感器检测出入门附近的压力变化,并且将检测到的压力变化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子系统;
该声音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声音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子系统;
所述信号处理子系统根据来自所述摄像头、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声音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室内是否有人,并将上述判断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当信号处理子系统判定室内有人时,所述控制器则对所述供热量调节装置发出增大供热量的指令,当信号处理子系统判定室内无人时,所述控制器则对所述热量调节装置发出减小供热量的指令,所述供热量调节装置根据来自控制器的指令来调节供热量,从而实现对于暖气设备的温度的自动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气设备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量调节装置是安装在暖气设备的供热管上的流量调节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气设备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量调节装置是安装在暖气设备的热源发生器上的功率调节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暖气设备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包括光储能电源,
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暖气设备的供热管上的流量阀和驱动该流量阀的步进马达,
在对室内是否有人做出判定后,控制器根据判定结果来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步进马达,所述控制器通过输出端信号的变化来改变步进马达的转速和方向,进而控制所述流量阀的开闭状态和开启程度,从而控制供热介质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1、2和4中之一所述的暖气设备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暖气设备是水暖设备,所述供热量调节装置是供水管的水量调节阀以及该水量调节阀上安装的步进马达,
所述控制器通过改变步进马达的输入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改变步进马达的转轴旋转的速度和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水量调节阀的快慢以及开关状态;
水暖设备的暖气片和所述控制器之间设置有测温装置,使得控制系统构成闭环,通过检测暖气温度的变化来影响控制器的输入,避免温度变化幅度过大,使得温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值上;
所述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设置有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显示检测到的当前室内的温度值,所述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在室内温度高于或者低于预定值时通过警报装置发出警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暖气设备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暖气设备自动控温装置还包括自供电装置,所述自供电装置包括所述光储能电源,所述光储能电源在内部具有能量转化模块,通过该模块使光能转化成电能,并进行存储;
所述自供电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步进马达内的发电模块,所述步进马达的工作模式分为“发电”模式和“用电”模式,该步进马达根据水流调节阀转动方向的不同所引起的步进马达转轴的相应旋转的方向而处于上述的两种工作模式之一,当步进马达处于“发电模式”时,水量调节阀的转动通过所述发电模块转化成电能并且储存电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暖气设备自动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是51单片机,并且该51单片机带有无线通讯模块;
通过所述51单片机输出的脉冲的变化,进而控制步进马达一步步旋转从而控制水量调节阀的旋转程度;
通过无线通讯模块,用户可通过配对的遥控器来控制控制器的对所述供热量调节装置所发送的指令,从而改变室内温度,并且该无线通讯模块与其它房间内的自动控温装置的无线通讯装置相互通讯,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20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