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处理高速混床前置法去除汽水中十八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1251.3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久生;张春波;张春丰;刘絮飞;孙天利;李润涛;张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高速 前置 去除 汽水 十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DL/T956-2005)提出的成膜胺法防锈蚀措施,十八胺防护具有防护范围大、效果好、防护时间长等众多优点。但十八胺防护后的机组再次启动时,汽水系统内十八胺常导致总有机碳、汽水电导率等指标严重超标,在高温高压下,十八胺分解成 甲酸、乙酸等小分子强酸,极易引起加剧热力系统腐蚀等问题,同时十八胺吸附污染精处理系统昂贵的树脂,使得树脂性能严重下降,极易引起安全生产事故,从而严重制约了用超临界参数机组在停(备)用采用高效的十八胺防护。
目前,十八胺应用主要停留在高压、超高压参数机组的停(备)用防护,配置有精处理系统的亚临界机组应用很少,即使应用后均引起了树脂被十八胺吸附包裹、树脂性能严重下降、易破碎,甚至使得大量破碎的树脂进入热力系统,引起安全生产事故。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及电力结构的调整,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电网的主力机组,由于其更低的运行成本和高效益,使得此类型的机组在现在的电力市场中更具有竞争性。因此针对超临界机组采用十八胺防护后机组再次启动时经济、有效地降低对凝结水精处理树脂不利影响的措施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处理高速混床前置法去除汽水中十八胺的方法,以解决十八胺吸附污染精处理系统昂贵的树脂,使得树脂性能严重下降,极易引起安全生产事故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在高速混床内部树脂上部加入旧阴树脂,该旧阴树脂符合如下技术参数要求:
体积工作交换容量下降率 (%)≤10;
含水率 (%)≥40;
圆球率 (%)≥90;
有机物含量(COD)Mn (mg/L) ≤1500;
阳、阴树脂有效粒径之差的绝对值(mm)≤0.10
该旧阴树脂在混床中的装填量是:
对于超临界机组的精处理混床采用的球形设备,混床旧阴树脂装填高度R2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R2= (-b+ (b2-4ac)1/2)/2a;
令a=R0-R1,b=2R0R1-R12,c= -0.394×10-5C1V1;
R0-混床内半径,m
R1-设计树脂装填高度,m;
R2-旧树脂高度,m;
C1-防护时十八胺有效浓度,g/m3;
V1-机组水容积,m3;
对于亚临界机组的精处理混床采用的柱形设备,混床旧阴树脂装填高度R2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R2=3.94×10-6C1V1/ R02
R0-混床底部内半径,m
R2-旧树脂装填高度,m
C1-防护时十八胺有效浓度,g/m3;
V1-机组水容积,m3。
本发明巧妙地采用凝结水通过阴树脂出水呈碱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其有利于对十八胺及其分解物的吸附、中和,并根据吸附十八胺旧阴树脂在水力充分反洗后在分离塔中的上部的特点,提供了一种针对发电机组采用十八胺防护后启动过程中,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只需在高速混床内部树脂上部加入少量符合一定技术参数要求(见表1所示)的旧阴树脂来快速去除热力系统中十八胺含量的方法,通过此方法既保证了机组启动后可以立即投入精处理装置,使汽水品质快速达到超临界机组水质要求,也能够保护精处理系统树脂免受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1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