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杆锻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0879.1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0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凤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凤俊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1234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杆 锻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锻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杆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活塞杆,顾名思义,是支持活塞做功的连接部件,大部分应用在油缸、气缸运动执行部件中,是一个运动频繁、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部件,活塞是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主要零件之一,活塞杆主要用于液压气动、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用活塞杆,塑料机械的导柱,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的辊轴,纺织机械,输送机械用的轴心,直线运动用的直线光轴,但目前,活塞杆锻造工艺存在一些问题,机加工的工作量非常大,导致机器器材、刀具等消耗快,换取频繁,原材料的浪费也较多,导致生产成本高,活塞杆的生产效率低;而且,其加工过程较为简单,其质量与理想偏差较大,质量得不到保障,导致其生产率不高;另一方面,材料的性能也不是很好,产品精度,硬度以及位置尺寸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节省刀具和原材料的活塞杆锻造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塞杆锻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加热:对工件以30—50℃/h的升温速率升至820—860℃,保持20—40分钟,然后60—80℃/h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050~1100℃ ,保持10—20分钟,再正常空冷至950~1000℃;
(2)锻造:分为头部锻造和杆部锻造,头部锻造的方法为模锻,所使用工具为3t型锻锤,杆部锻造的方法为自由锻,所使用的工具为2t型锻锤;
(3)初步热处理:采用正火方法进行热处理工艺,将钢件加热到Ac3以上30—50度后,随炉温缓慢冷却;
(4)粗加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划线:划工件两端中心孔线,第二步,钳工:钻工件两端中心孔,第三步,粗车:车外圆;
(5)后续热处理:采用调质方法进行热处理工艺,将工件加热到比淬火时高10—20度的温度,保温后进行淬火,然后在400—720度的温度下进行回火处理;
(6)精加工:分五步进行,第一步,精车: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工件两端,保证1:20的锥度,第二步,粗磨:两顶尖装夹工件,先对工件的长度和直径进行粗磨,然后对工件的锥度进行粗磨,第三步,车:两顶尖装夹工件,先车螺纹,然后切槽,最后倒角,第四步,精磨:两顶尖装夹工件,先对工件的长度和直径进行精磨,然后对工件的锥度进行精磨;
(7)除锈:使用浓度为10%—25%的稀硫酸进行除锈工艺;
(8)除油:采用碱洗方式进行除油工艺;
(9)烘干;
(10)焊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划线工艺的工具为千分表。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粗车工艺留有加工余量1.2mm,所述步骤(6)中精车工艺留有加工余量1mm。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粗磨工艺的留磨量均为0.08—0.10mm,所述步骤(6)中精磨工艺的留磨量均为0.04~0.05mm。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粗磨工艺使用的工具均为砂轮。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精磨工艺使用的工具均为金刚石磨具。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活塞杆的头部和杆部分开进行锻造,结构复杂的头部锻造的方法为模锻,工具为3t型锻锤,结构相对简单的杆部锻造的方法为自由锻,工具为2t型锻锤,显著提高了活塞杆的生产效率,也减少了机加工的工作量,节省了刀具和原材料,生产成本较低,粗加工工艺和精加工工艺相结合,对其进行深度,平行度以及尺寸各方面的加工锻造,以的到质量更佳的产品,增大了产品生产率,热处理工艺采用正火的方式,细化组织,改善材料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而且,其冷却速度相对较快,硬度较大,通过粗加工和精加工相结合,使其产品精度,硬度以及位置尺寸等方面得到大大的提升,提高了生产率。
加热工艺主要是可以起到预热工件的作用,使其具有一个良好的缓冲过程,降低工件和模具由于温度的巨变而发生形变、质变等问题,同时本方案中采用的加热工艺较简单,便于工人操作,出错几率小 。
锻造工艺进行该工艺主要的步骤,通过将活塞杆的头部和杆部分开进行锻造,结构相对简单的杆部锻造的方法为自由锻,自由锻生产所用工具简单,可结构复杂的头部锻造的方法为模锻,模锻生产的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较小,而且生产率高。
初步热处理采用正火的方法,主要作用在于去除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为接下来的加工做准备,细化组织,改善材料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凤俊;,未经林凤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0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后横梁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尺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