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8108.9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4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军;文虎;金永飞;刘文永;翟小伟;费金彪;岳宁芳;程方明;王伟峰;郭军;徐培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9/00;G01N3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郭焰路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燃 高温 程序 升温 装置 利用 测试 方法 | ||
1.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罐体、测温组件和温度控制面板;
炉体的上方设有炉盖,炉体和炉盖为分体式,炉盖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有用于密封第一通孔的堵头,当炉盖盖在炉体上方时,炉体和炉盖组成一个炉膛,炉膛外设置碳钢层,碳钢层外设置不锈钢层,炉膛与碳钢层之间设置第一间隙,碳钢层与不锈钢层之间设置第二间隙;
罐体位于炉膛内,罐体上设有罐盖,罐体与罐盖密闭连接,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罐盖上设置有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一端均与罐体相连通、另一端均从第一通孔穿出;
炉体的侧壁和炉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加热单元,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监测炉膛内温度的测温组件,测温组件包括罐体内测温单元和罐体外测温单元,罐体内测温单元用于测量罐体内的温度,加热单元和测温组件均与温度控制面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架体,架体上固定有升降机和与升降机相连的电机,所述炉体的侧壁固定在升降机上,炉盖固定在架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罐体内测温单元穿过第二通孔进入罐体内,罐体内测温单元的数量与罐体的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为真空层,加热单元为电炉丝,罐体内测温单元和罐体外测温单元均为单铂铑热电偶,炉体底部的炉膛上设置有耐火砖,炉体侧壁的电炉丝镶嵌在炉膛上,炉体底部的电炉丝镶嵌在耐火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包括两个短侧壁和两个长侧壁,两个短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罐体外测温单元,罐体内测温单元位于长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形状为圆柱体,第二通孔位于罐体的1/2高处,罐体内测温单元的安装位置与第二通孔等高,罐体外测温单元位于短侧壁的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为碳钢导气管,炉膛为陶瓷纤维炉膛,罐体为耐高温碳硅材料罐体,罐体与罐盖之间通过法兰密闭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6,第一通孔在炉盖上分布两行,每行3个,每行和炉体的长侧壁平行,罐体包括6个,罐体分别设置在第一通孔的下方,每个罐体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从其中一个第一通孔穿出,两个长侧壁上分别设置有3个罐体内测温单元,两个短侧壁上分别设置一个罐体外测温单元;
所述温度控制面板上设置有8个温控仪表,所述罐体内测温单元和罐体外测温单元与所述温控仪表一一对应相连。
9.利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煤自燃高温程序升温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破碎、筛分好的煤样装入到罐体中,然后将罐体和罐盖密闭;
2】将炉体与炉盖分离,将装好煤样的罐体固定在第一通孔下方的炉膛内,将罐体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从罐体上方炉盖的第一通孔穿出,并将进气管与供气单元相连;
3】将炉体与炉盖相密合;
4】操作温度控制面板,通过温控仪表设定具体的升温程序,控制加热单元调节炉体内温度,使炉体内温度从室温加热至50-1000℃;
5】在每个罐体煤样的十倍数温度点,从每个罐体的出气管采集气体,在气相色谱分析仪内检测气体组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炉体与炉盖分离,是利用升降机将炉体与炉盖分离的;步骤3】中炉体与炉盖相密合,是利用升降机将炉体与炉盖相密合的;步骤4】中炉体内温度是从室温加热至200-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81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线用量计算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碱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