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竹展平板的改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6611.0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沈德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长竹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5/06 | 分类号: | B27K5/06;B27M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238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平板 改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材的加工方法,具体是对竹子展平板生产的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竹材展平技术在较早的竹丝生产、重组竹生产中曾采用过,展平工序是作为竹丝生产或重组竹生产较前道的工序,展开的竹片裂痕大而密,正适合竹丝与重组竹生产的需要。随着以竹代木的情势发展和竹材利用的深化和拓宽,近年新出现竹展平板的开发利用,因此,也就有了许多围绕该产品生产的装置和方法,公布于专利资料之中,如CN202910953公开了一种“毛竹高温软化罐”,CN202716349公告了本申请人对毛竹进行纵向展平的“一种原竹展平机”,CN201483606的“圆竹展平机”也采用纵向展平方式,通过刻线展开辊上的刻线刀对竹子内壁刻密集的线痕,CN202528289公告了“毛竹展平装置”虽是横向进竹段展平的,但其下压辊的辊面上布满锥形尖凸,在展平的辊压过程中,竹内壁刺有5mm左右深的小孔。总之,我国的竹展平板生产才处于初始阶段,截止目前,对毛竹截成30-120cm的竹段展平、横向进料辊压成竹展平板的生产方法,从专利申请的资料分析、与本申请人采用的原有方法和附近同行的做法比较,多数倾向按如下步骤进行:一是截成竹段,二是去内外节,三是竹段纵向开缝,四是软化,五是横向进料辊压展平,六是叠堆平压,七是等厚去青,八是定厚去黄,九是干燥,最后出料即成。其中的关键工序是软化和展平,会牵涉到节能、省料和提高工效的问题,需进行工艺的改进和设备的改进。极具创新潜力的工序是等厚去青与定厚去黄,对节省竹材,提高竹展平板的质量关系很大。本申请人通过五年的努力,摸索出一套如前所述的生产方法,摸索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同时对工艺和设备作了必要的改进或整体创新,以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并愿意将这些改进,借专利途径公诸于众,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节省竹材、提高工效、节省能源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一种生产竹展平板的改进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生产竹展平板的改进方法采用如下五项措施:
(1)工序微调:将原为第七道工序的等厚去青移至第二道工序,与去内外节同时进行,用旋切法将外竹节刨平至竹节部的竹段外径等于该竹节相邻竹青部的外径,再打通内节后,用旋切法刨去整个竹段的竹黄层;
(2)竹段水蒸汽软化的升温升压:通入的蒸汽压力由1.25Mpa提到1.35Mpa,温度由105℃提高到180℃,软化时间由10—15分钟缩短到5—7分钟,这需将软化罐壁增厚,并提高软化罐中疏水阀、排污阀、气动阀和活动封门各相关部件的耐压性和密封性;
(3)竹肉层无损伤深痕:将下压辊辊面的锥形尖凸或刻刀改为曲率半径为n的弧形凸或上底长及高为n、下底长为2n的正梯形凸,其中1≤n<2mm;
(4)定厚去黄刨平:用自制的具有压平、红外测厚和自动调节进刀深度的定厚去黄刨平机,对已经过去内外节使竹青的基础面平整、竹黄层已基本刨去的毛坯板,先压平、再测厚,再微机编程自动刨平;
(5)烘干堆码方式的改进:改层层叠堆为两两竹黄面与竹黄面纵向相向对叠、其中一片竹青顶面两纵向端上各横向夹一条小方棒为一个叠堆单元,一一叠高至窑顶,进行烘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竹段软化罐升温升压能缩短软化时间、提高工效、节约热能;去内外节的同时去除竹黄层,使整个竹段的厚度减小,又进一步缩短软化时间,同时减少了一道等厚去黄的工序,又进一步节省了工时;下压辊辊面改进后,使竹展开板的竹肉层无损伤性深痕,只有表面基本无损伤的浅痕,再加工时不必刨去较厚的竹肉层,节约竹材,而且也不至于在板的侧边显露出损伤痕,外观与内质上都影响质量。用自制的自动化定厚去黄刨平机,能高工效、精确地生产出等厚的平整竹板,能将略带瓦状翘曲的竹展平板坯压平实后刨切,被刨去的竹肉层最少,最省材;用改进的堆码方式烘干,板层与板层间的通风好、板的平整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结合改进措施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生产竹展平板的改进方法采取如下五项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长竹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长竹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开型锅炉阀
- 下一篇:角位移时角度监测的问题索集中载荷递进式识别方法